心見聞.上世紀女人故事 用生命包容不完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上世紀女人故事 用生命包容不完美

馬霞小時候跟養母的合照,旁邊有一小行字寫著“往事只能回味”。
馬霞小時候跟養母的合照,旁邊有一小行字寫著“往事只能回味”。

報導:方俊心
圖:連國強、受訪者提供



馬霞是那年代的女性縮影。

二戰期間出生,經歷這塊土地上風起雲湧的時刻,那時人們還相信很多純真美好的事物,比如“滴水之恩,湧泉以報”。

她的故事,就像我們很多人的母親或祖母的故事,重要,卻很少被歷史記載

過了今天,日子將恢復先前的安靜,沒有震天鑼響,不需佳餚美饌,換回平常衣裳過平常生活。總有什麼會留下吧,我們這麼期盼著,一些像珍珠一樣閃閃發亮的東西,讓我們在往后偶爾可以小心翼翼拿出來回味,證明我們沒有白白走過。



個人身影,尤其女性,在大時代中常常被壓縮得渺小不可見,她們不拋頭顱灑熱血,也不鑿山開埠、抗爭抗命,她們很少被歷史記載,縱使她們是用犧牲自己的方式照亮其他生命。

那年代,要把沒有能力撫養的孩子送出去,首選女兒;要有人輟學在家照顧父母親無暇照顧的孩子,首選女兒;輟學工作養家,也是女兒。當大家都被命運之輪深深碾過,誰也顧不了對誰公平,能活下去就好,無大難便吉,而我們也很少聽見埋怨。

當72歲的馬霞端出她珍藏的記憶錦盒,揭開,那綻放的光芒使我心頭微微一震。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些女性可能不曾受教育或受有限教育,卻能用無限的胸懷包容生命的不完美,淬煉出那年代獨有的珍珠。

對感情沒信心,不敢婚!

對72歲長者而言,“過年”這件事還能引起任何情緒變化嗎?答案是,能。

“過年好開心啊,有紅包拿,我是照收的,很厚臉皮,哈哈,不用給紅包還有得拿。最好每天過年啦,因為我也是過年生日。而且還有大餐吃呢!”馬霞跟記者說廣東話,笑得很開心。

她在大年初一出生,有種說法,大年初一出生的人不好命,母親在生下她后陸續生了五個女兒,于是在她三四歲的時候,父親離家了,“媽媽很堅強,帶著我們回新加坡,沒得吃啊,好窮,好慘的。”

1954年,也就是她10歲的時候,母親把她送了給朋友,希望收養家庭能撫養她,供她吃住和上學。這是她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期,從小學三年級讀到高一,最后在18歲時因養父離家而輟學。

“看到我爸我媽、養父養母的情況,對感情沒信心。有一次八卦跟工廠妹去占卦,講我剋夫剋什麼,不好的,總之好命硬。”加上日后眼見身邊朋友婚姻不幸福,使她最終未步上一般人會走的道路。

反哺養母,輟學養一家

養父離家,使養母、養妹妹和她陷入斷炊困境,妹妹小她12年,生活重擔自然落到她肩上。

她先輟了學,回新加坡當內衣廠倉庫管理員,兩年后又回到吉隆坡做內衣廠書記。當時養母很怕她不要她們,一直叫她回馬來西亞來,“其實是不會的,她養了我七八年,又供我讀書咧,我不會忘恩負義的。”

從那時起,馬霞,一個19歲的女生就負擔起三個人的生活。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她白天當書記,晚上學車衣,當時車衣工人的薪水比書記高,學會后她就跳槽,尋找機會累積更多裁縫實力。

后來有一家叫“金葉”的內衣廠以三倍薪資,即薪水三百塊挖角,她選擇了跳槽,“人望高處,為了家裡,為了生活舒服一點,沒有辦法。我自己一個月用八十塊,租房、搭車、吃飯,剩下的就給她們租房、吃飯、讀書。”

說到這裡,馬霞的表情平淡,像在陳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沒有抱怨,也沒有不甘。“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對現代來說已經是可以大大標榜的價值,對上一輩的人來說卻好像很稀鬆平常。

接任總管,什麼都管!

馬霞在吉隆坡工作26年,前六年換過兩個雇主,最后20年都在同一家工廠工作。她在1971年跳槽到當時吉隆坡有名的“金葉”內衣廠,以三百塊薪水接任總管,“管廠,管工人,管裁衣,管出糧,什麼都管。”

早晨五點多起床,從半山芭搭巴士到舊巴生路上班,需要轉一趟車,車程兩小時。八點開始工作,六點放工,回到家八九點。那時她管理上百名工人,還有餘暇替公司做手工地毯、手工新娘車娃娃,當贈品送給客人。

“老闆娘對我很好,叫我搬過去一起住,但是因為朋友都在半山芭,不捨得搬。”后來朋友們漸漸自己組織家庭,離開那裡了,她才跟妹妹一起搬進老闆家裡住,直到1991年離職為止。

離職前,她的薪水是五百塊,“已經很好過了,”她特別強調。“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幫助我,在我‘朝搵唔到晚’的時候,他一下給那麼多人工我,又給屋子我一家人住。”所以她一直在這工作崗位呆了下來。

因緣是有的,但寧願錯過…

“如果我講我沒拍過拖,你一定不相信。讀書的時候就拍過,但是后來他們出國讀書了,去台灣,我沒這個能力。”她的相本裡有很多男生女生的照片,隨手一翻就是個曾經跟她有過一段故事的人,“很少聯絡了,都有老婆子女,免得誤會。”

后來她一直忙著工作,“想著找多些錢,不用捱日子,有朋友,但是不適合。我的人很挑剔,一點點就不喜歡,粗魯、講髒話的都不喜歡,我喜歡有點幽默感的,以前的人很木頭,望他一兩眼就以為你喜歡他了。”

有次她去Weld Road(現在的Jln Raja Chulan)泳池,浮水時不小心沉進十二尺的水裡,她不會游泳,就在那生死關頭,有個男生跳下水救她,兩人后來就成了朋友。“他有來找過我的,我的一班女生朋友就圍著他,妳一句我一句,攻到他不敢來咯,哈哈。沒有在一起,這樣認識好像很奇怪。”

現在中學同學每年都辦聚會,她不想去,“越來越少人,第一年一百二十人,第二年九十,第三年六十,去年我沒去,聽說又沒了幾個,去了心酸。”

動盪時代,終成雲煙!

馬霞出生于1944年戰前,1959年就讀中學時期遇上華文中學改制風波,1963年回新加坡工作遇上排華,1969年回吉隆坡工作又遇到五一三,“我一世人真是很倒霉的。”

十歲以前她家很貧窮,家裡沒飯吃,靠新加坡衛理公會的人派米才能開飯,吃番薯粥、豬油撈飯,“不知道為什麼吃到我那麼高大。大家排排坐,下面就是水溝,我到現在還記得。”

1959年碰上華文中學改制事件,那時她就讀于芙蓉振華中學,跟著許多同學一起上街示威反對,“那時我十四五歲,被抓進警察局,叫我媽媽來。媽媽罵我為什麼去,我說‘全部人去我就跟著去啊’。很多人被抓,有些朋友回去中國。”

1969年吉隆坡發生五一三事件,馬霞當時在舊巴生路附近上班,住在半山芭大華戲院后面,“我下班了才知道外面戒嚴,走Shaw Road(現在的Jln Hang Tuah)回半山芭,那些人拿著棍在路邊,看到我一個女生就叫我趕快回家。”

“那時在大華戲院的階梯(門隙),真的看到有人躺在地上,腳對著外面。電視上只看到敦拉薩上新聞報導。家裡的窗簾要放下來,一打開,樓下軍人的槍口全部對著你。”

當時情勢緊張,大家在室內都穿鞋子睡覺,手裡拿一根棍子。男生還教她們煲熱水放樓梯口,如果有人來就把熱水推下去,“沒有騙你,很多樓梯口都有放熱水。但是從來沒人來過,是我們怕而已。”

放下,是一種智慧

問馬霞,會覺得自己很不好命嗎?馬霞說,不覺得,“我很看得開的,覺得或者我就是注定這樣,沒得好怨。我不會傷心,生成的嘛,有得怨我父母不要結婚別把我生出來嗎?哈哈哈……”

“唔……妳這樣問我,我也不知道人生最重要是什麼,對錢我看得不重,又沒什麼親情,快樂吧,希望全部人快樂、開心,不開心沒有用的,看開一點,凡事看開,放下,不要執著,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馬霞停頓一下,房子裡五六個她跟妹妹的共同朋友走來走去,桌上堆滿了她們招待記者的點心,“放下是一種智慧,原諒是一種修養。”

年輕時的馬霞風姿綽約,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上班幾十年從沒遲到或請病假,連摔車受傷,走路一拐一拐也要去上班。
年輕時的馬霞風姿綽約,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上班幾十年從沒遲到或請病假,連摔車受傷,走路一拐一拐也要去上班。

馬霞(右三)跟妹妹高詠琴(右四)一家人的全家福。詠琴的三個孩子都是馬霞一手一腳幫忙帶大。
馬霞(右三)跟妹妹高詠琴(右四)一家人的全家福。詠琴的三個孩子都是馬霞一手一腳幫忙帶大。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