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韦地:真医生假文青──独中的资本主义危机(下篇)
上篇谈到的情况,给社会大众独中现在越来越商业化,和一种独中已“变质”的观感。归根究底,独中其实是一个高度受保护的巿场,如果家长想要送孩子去唸独中,或年轻人有志于教育事业,想为华文教育奋斗,进入独中当老师,也就只有这六十间可选。你无法因为觉得一间独中很烂,就在它的对面开另一间独中与其竞争。巿场高度受到保护,资本高度集中,必生弊端,而这个环境大大有利于将资本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的资方(即各独中董事会)。
或许,我们应该思考或讨论一些问题的本质,独中是什么?独中在现今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
独中作为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主义产物,是几十年来先人奋斗和华社捐助才有今日。虽然几十年来,绝大多数人捐钱给独中,只是抱持“华校,我们华人自己要支持”的心情,但就群体而言,独中是有照顾华人弱势家庭孩子和平衡华社内部贫富差距的功能。
有经济能力的华人,捐助资本给独中,提供奖助学金和素质教育给社经弱势家庭的孩子,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的重分配,甚至可视为马来西亚华人自身的社会主义作为。对我而言,这是独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存在意义。独中是华社的公共资产,绝不可以被当成私人公司来经营。
在董总因内斗不断而倾颓之际,独中未来的方向,现在似乎已完全取决于六十间独中的董事会。一直以来,华社在谈论华教问题时,总以人为出发点,纠结于权力斗争之细节,似乎只要换了人坐那个位子,很多问题就会解决。
我们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制度和大环境的问题,六十间独中董事会的组成,其选举章程、决策品质、透明度,应该是要被检视的。独中董事会应该要扩大给各独中校友和华社地方人士参与,更贴近社会的声音,绝不可以家族化,或为特定利益阶层所独占。
我也呼吁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要起而行,更主动积极地关心,和主动参与独中事务。因此为始,我们能更进一步争取,并改善独中老师的劳动环境,建立教育的专业和主体性,以提升我们给予下一代的教育品质。
长久以来,华社或华教的团结,建立在外在威胁,或被消灭的危机感。但今日,如果我们还不正视独中问题,并有所行动,恐华教精神,就将先亡于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