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葉鳳玲
攝影:盧淑敏
日出攝影拍攝步驟
1.尋找適當地點
選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使用合適的設備拍攝日出。
2.提早到現場
找出最佳拍攝位置,是拍出好照片的基本條件,在高山上拍攝時,尚須考量路程的時間,因此拍攝山岳日出時,必須比一般欣賞日出的人提早約一小時出發。
預先確認拍攝位置是否夠寬敞也很重要,若地方太小,可能需要提早到現場,以免向隅。如果是熱門景點,越早到現場等候越好。有些拍攝位置較為狹小,後來者應尊重先到者,避免爭端事情發生。
3.設定適當ISO值
ISO值越低則畫質越好,但相對的,曝光時間也會拉長;若無特別需求,建議設定在ISO 100即可。
4.使用手動(M)模式拍攝
為了求取最佳拍攝效果,建議將光圈值設定在F8~F22之間,使用快門搭配腳架拍攝。
5.盡量使用三腳架
若是在平地拍攝,只要攜帶能撐得住相機的輕型腳架即可;但在高山上拍攝時,必須防止強風造成晃動,因此需要穩固度高的三腳架。由於按快門時,某些輕微而不自覺的動作會影響畫面,建議使用快門線或遙控器,減少相機晃動。
6.構圖測試
日出時光線變化很大,幾乎每分鐘都會改變,建議不斷測光,以取得正確的曝光;同時以盲拍的方式測試構圖,正式拍攝時才不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在進行測光拍攝的過程中,很難保證可以同時兼顧到天空和地面的細節,所以應該以主題為優先,然後選擇性保留和捨棄部分細節。
變色的天空
當拍攝日出時,必須於日出前至少半小時開始拍攝,一小時尤佳,因為在日出前,天空由黑變藍、由藍變橙的時間,將會是非常漂亮的景色。當然,到真正日出時拍攝太陽出現的那刻,更是壯觀!
天時配合 找到最佳配角
追日者:盧淑敏
要拍攝日出,首先是要找出適合拍攝的高地,以及太陽昇起的正確位置。之前,為了拍攝星星,盧淑敏使用手機App“stellarium”測查星星、銀河系方位。
“這個App同時可以測查日出時間和方位,幾點會日出、在哪個位置。到了拍攝日出的現場,我只要打開手機GPRS,啟用該App就可以自動測查日出,很方便。”
為了拍到理想的日出畫面,攝影記者盧淑敏經常凌晨四五點就前往拍攝點等待日出,而且不一定拍到,她仍樂此不疲,就是想要碰碰運氣,只要能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就是值得的。
“我曾經和朋友凌晨三四點開車到適耕莊,到了現場發現太早了,距離日出還有一段時間,于是回到車內矇頭大睡。拍了日出之后,再駕車到適耕莊市區中心吃早餐。”
她說,拍攝日出要忍得住失望,因為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幾時會有好的日出?“不過,據朋友說,一般下大雨過后的第二天,會有很漂亮的日出。”
魔幻瞬間,可遇不可求!
在盧淑敏心中,漂亮的日出就是——“有朝霞,曙光反射在雲朵上,出現紫、紅、橙等色彩變化,不久天空露出魚肚白,太陽慢慢昇起,很夢幻,也是我們經常說的魔幻瞬間(Magic Hour)!”
她理想的日出照片,有朝霞、有前景、有雲朵、有人走過,絕非只是“一顆日出太陽”而已。因為,無論在何處看太陽或是日出日落,它似乎沒有什麼變化,因此前景和天空的雲彩、色彩是日出畫面中營造效果的關鍵。
“我的拍攝習慣是使用lowfile,拍攝過后可以用軟件調整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更可以拍出細節。另外,超廣角鏡頭、長鏡頭、三腳架,也是必備的拍攝配備。”
基本上,盧淑敏不會特別事先規劃到哪裡拍攝或事前就地考察環境。“海邊、山上都拍過,想到要去哪裡就去哪裡拍,或者旅行之時詢問朋友或是當地人,附近有什麼可以拍日出的地方?”
她喜歡以構圖和前景去表現日出,聊勝過“一顆鹹蛋黃”。“朝霞、晨霧、海面、耶穌光(天空射下光芒)等,都是日出照片著名的配角,但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時配合。”
跟著感覺走就OK!
有人說,拍照要有黃金比例,比如主題佔畫面的幾分之幾,前景佔幾分之幾……“我拍照沒有所謂的黃金比例,因為我對數字沒有概念,都是憑自己的感覺和喜好,覺得這樣美、這樣ok就拍了。”
“這可能跟我原來的專業設計有關係吧!我憑著設計美感觸覺來構圖,特別喜歡用前景搭配構圖,可能是花草、人走過,讓畫面生動起來。”
地勢高視野闊
最佳追日地點
雪隆一帶有什麼地方適合拍攝日出?盧淑敏表示,只要地勢夠高的地方,就可以拍攝日出。
“吉隆坡出名的日出拍攝地點,應該就是武吉安曼(Bukit Aman)附近的Bukit Tunku吧!那裡地勢夠高,視野開闊,沒有什麼多余的物體遮擋太陽,又可以看到吉隆坡地標國油雙塔,視覺層次豐富。”
她說,只要有構圖及想要表達的主題內容,除了高地,海邊、一條河甚至水灘中的曙光倒影,亦可以表現日出。
一日之計在于晨 珍惜生命中的陽光
報導:葉鳳玲
圖:受訪者提供
風吹的線條
攝影:黃衛晨
地點:印度
印度不定期會有賣牛季節,牛販在固定的地上紮營,每天的生活就是等待客人到來,直到生意差不多了就收拾走人。
這張照片是偶然機會下拍到的。當時,牛販起篝火取暖,剛好有風吹過,把地面篝火的熱氣吹拂向上,碰撞到空氣中的冷空氣,劃成一道長長風吹過的白色痕跡。
浪打浪扛魚忙
攝影:黃衛晨
拍攝地點:印尼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傳達的活力感覺,浪拍打著堤岸,魚農扛著魚獲回來,初昇的陽光在他們背后,形成人和自然融合一體的氛圍。
其實,拍這照片最重要的是有浪,浪越大越能表現人的勞作活力。所以,我一直在等待浪拍打,浪一來就嚓嚓按快門。
那一道耶穌光
攝影:黃衛晨
地點:中國元陽
拍照要講天時利人和,“耶穌光”(光束從天而降)是天時,地利是環境,人和就是自身的準備妥當。“耶穌光”是這張照片的精彩地方,因為要拍不一定有,這種從雲霧隙縫間透射出來的太陽光,是需要等待的。
一天之中,光線最豐富的是日出和日落。當朝陽衝破雲層照射下光帶,在有序的梯田撒上光輝,真的很壯觀,不由得被這美麗景象吸引。
網住一片日光
攝影:許惠海
地點:泰國Pathanlong
Pathanlong是合艾再往上一點的地方,那是著名的拍攝日出地點,許多攝影人都到過這裡拍日出。這裡構圖美,有漁網、日出、光線色澤美,怎麼拍都美。
我們天未亮就坐著舢舨出發來到這裡,坐在舢舨上等待太陽昇起。這裡的人使用傳統的捕魚方式,先把魚網放進水裡捕魚,第二天才起網捉魚。
日出底下 看到勞動的人
報導:葉鳳玲
圖:練國偉、受訪者提供
追日者:吳祖謙
馬來西亞影藝會副會長吳祖謙認為,照片不只是把一個畫面定格下來,而是告訴別人一個故事。拍攝日出,也是如此。
“一張合格的日出照片,首先是要表現出日出之美。早晚的色溫最美,所以,基本上一定要表現出早上光的豐富色澤、色溫的存在。”
第二,日出底下有故事。“日出底下要有故事或動作,比如劃船、捕魚、水面上的霧氣……除了日出,也要表現這些故事和前景,而不只是拍太陽而已,因為太陽哪裡都可以拍,但是日出底下的故事卻是不一樣,要用經驗和感覺去發掘它。”
雖說單單拍太陽過于單調,但是,真的要拍起太陽昇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對著太陽拍攝,前景(太陽底下部分)一定會暗,因為太陽的光線太強烈了,上下部分光差相差二、三級,要使得下面部分明亮清晰,還要看到太陽底下的故事,相當考驗技術。”
不只是拍太陽而已
他認為,日出之美很重要,但一張好的日出照片,只有日出之美尚不夠,當中應當包含故事敘事和感動。
曾經到過中國、尼泊爾、緬甸等地拍攝日出,吳祖謙覺得山上的日出色澤漂亮,風景很美,視野開闊、舒服,“但是因為是從高處往下拍,只能看到壯觀的景觀,卻難看到人的故事。”
他喜歡日出照片底下的人文故事。比如,中國新疆鄉村的某個早上七點鐘,當地人用木柴生火煮食,縷縷炊煙從屋頂昇起,剛好太陽在旁邊緩緩昇起,他把這一個畫面定格了來。
“我希望能以日出帶出人的勞作故事,像日出之時人們在捕魚,或是煮食來開始新的一天,這樣照片才顯得有人文和深度。最重要的是,日出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手法,不是拍太陽而已。”
憑霧氣色澤判斷日出日落
從一張照片,是否分得出日出還是日落呢?吳祖謙說:“不容易分辨,但是觀察一些跡象,可以稍微做出區分。”
他的觀察是,同一個地方,但是因為國度不同,空氣的透視也不一樣。
“一是霧氣。地面到了晚上會冷卻下來,而太陽剛剛昇起時,地面氣溫逐步上升,因此產生霧氣,霧氣和露水大多數時候在早上出現。基本上,照片裡有霧氣和雲海,很大可能是日出。而日落,因為地面溫度還高,近地面很少會有霧氣。”
“二是色澤。日出的太陽色澤比較通透,而日落的太陽色澤比較濃重。這可能是白天一整天下來使得空氣中累積更多塵埃,使得日落的太陽比日出的太陽顯得更濃。”
山上看雲海海邊觀朝霞
山上的日出拍攝和海邊的日出拍攝,亦有不同。吳祖謙認為,前者看雲海的變化多端,后者則以天空通紅為前景,主要靠樹木、石頭、漁村的陪襯。
“一般上,山上的日出能拍到雲海,因為山巒間雲霧飄盪,形成豐富的層次感。但是,也要看是怎樣的山,如果高山層層疊疊,太陽從山的后面慢慢昇起來,用廣角鏡收納這個畫面,就會是很好看的高山日出景觀。”
“海邊日出能看到太陽緩緩從海平面昇起,金光閃耀,看到太陽昇起的美好形態。天氣夠好,更可以看到天空的橘紅色朝霞和美麗雲朵,整個海面及天空通紅。”
沒機會出大景 蕉風椰林也詩意
報導:葉鳳玲
圖:練國偉、受訪者提供
追日者:許惠海
許惠海看過攝影朋友在國外拍攝的日出照片,比如氣溫零下的雲煙裊裊、海拔上千公尺以上的霧氣、光束照在寬闊的梯田、高空雲層上變化多端的彩霞……“很漂亮,大馬很難能拍出這樣的日出。”
他說,“出大景”(指天空的色調和雲彩等,在自然情況下形成的絕佳風景)可遇不可求,大馬由于地理環境的關係,出大景的機會很少。然而,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日出美景。
“馬來西亞有馬來西亞的風土人情,比如日出搭配漁村、椰林、舢舨等的陪襯,就是別具一格的馬來西亞式熱帶風光日出。”
許惠海多數的日出攝影作品是在本地拍攝,如金馬崙、關丹、邦咯島等,其中包括他說的馬來西亞式熱帶風光日出,漁村、椰樹、舢舨等。不過,直到目前,他還沒有拍到最滿意的日出作品。
他喜歡的日出照片是:“要有感覺、主題和前景。”根據他的經驗,半夜望向天空,若看到清晰的星星,表示雲層少,亦表示第二天看到漂亮日出的可能性極大,可以準備早起床去拍攝日出了。
“我拍攝日出都會使用三腳架,若沒有特殊狀況,相機一般設定在ISO 200、光圈F10,而快門則根據日出的進程調整:“日出開始之前,光線不強烈,所以快門要放慢;待日出出來,跟著放快快門。”
黃金仙境短短10分鐘而已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同美麗的夕陽,日出景色亦如此,每一天的日出都不一樣,只有身歷其境,才能體會“黃金仙境”的美麗經驗。
根據許惠海的拍攝經驗,日出前后只有短短10多分鐘,此時絕佳的色溫,最適合拍攝日出,如果配合適當的雲彩和地形,就連見慣大場面的攝影人,有時候也不禁為這美麗的景色而動容。
“日出大概只有十分鐘左右,這個時間點的日出十分漂亮,一開始光線柔和穩定,慢慢的太陽從東面地平線昇起,光輝閃耀,大概三、四分鐘過后,太陽開始變得刺眼,天空轉白……”
由于能夠拍攝漂亮日出的時間並不長,所以,他建議至少要提早半小時抵達拍攝現場,趁著日出之前的空檔測光、測前景和構圖,就不會浪費日出之際的最佳拍攝時間。
不過,他曾經在泰國“中彩”過一次,那裡的日出竟然維持25分鐘,太陽還是圓圓、紅紅的,讓他少有的能夠“長時間”觀賞和拍攝美麗的日出。
配合環境調整黃金比例
拍攝日出有難度,但是最難莫過于天氣難以預測。“其實拍攝任何主題都一樣,萬事俱備,但最后只欠東風。去年10月杪,我和一班攝影朋友到柔佛迪沙魯(Desaru),準備早上五點起來拍日出,但是沒想到凌晨卻下起雨來!第二天也沒看到日出。”
還有一次到離島,拿著相機正準備要按下快門的時候,雲層突然出現,籠罩太陽,最后無功折返。直到第二天,才順利拍到日出。
每位攝影都有他自己的拍攝習慣,比如主題佔畫面的幾分之幾之類的。對此,許惠海相當隨意,他覺得更重要的是配合現場環境而調整。
“大家都知道,拍照時站在中間不好看,拍照也有黃金分割構圖法,拍攝日出基本上切忌把太陽放在畫面的正中央,放旁邊較好。但是,如果旁邊有山、有樹,太陽也不能硬是放旁邊……要考慮整個畫面的協調和適當的前景,以烘托氛圍。”
貪黑摸早挨凍 追日無懼路迢迢
報導:葉鳳玲
圖:受訪者提供
黃衛晨追求特別的日出場地,比如,尚未被國內攝影師追棒的中國四川色達,他聽聞這個地方之后,去年就“一探芳澤”去了。
“色達最出名的是,色達縣城有一條長長的山溝,順溝上行數里,旁邊有數千間紅色木屋,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深山中的色達佛學院。而色達佛學院,則是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
為了拍攝這獨特標誌的藏族風土人情,他在零下七度的海拔逾4000公尺高山等待日出,結果一小時過后,驚然發現旁邊的包包都結霜了,就連相機上面也有一層白白絲絲的霜雪!
獨特就是發掘多數人未曾見識的。所以,每到一個地方,黃衛晨都會詢問當地人有什麼可以拍照的地方?他相信,當地人是最佳的情報來源。
“在印尼的時候,聽當地人說有一個漁村,我們就決定去看一看,早上六點多就在堤岸旁邊等待漁夫捕魚回來。”
當漁夫欣喜扛著一個個籠筐漁獲,從海上歸來,在按下快門之時,眼睛仍可看到海浪拍打岸邊迸發的火花,以及耳畔仍可聽到海浪沖擊堤岸的啪啪響聲,那一種為生活拚鬥,不怕海裡來浪裡去的堅毅精神,直今躺在照片裡,也流盪在他記憶之中。
鳥瞰百獸奔騰
黃衛晨曾經到過非洲肯亞大草原,目睹動物大遷徙的震撼與壯闊。“動物成群越過草原的景象,真的讓我難忘,大地綠色如織錦,蜿蜒河流,尤其動物成群渡河的時候,更是緊張刺激!”
當時他和一班朋友坐在四輪驅動車上,車上四面開放,但周圍有鐵架護欄。為了安全,車子只能行駛專有車道,游客更不能走進草原裡。
他記得清晨六點多,晨光從山邊透出,在肯亞草原剎那間暈染,草原上動物如蟻,周遭景物蒙上一層迷霧,仿彿將塵世隔絕于外。
“熱氣球是肯亞的熱門活動,許多游客乘搭熱氣球,從空中俯瞰動物成群奔馳的畫面,以及日出瑰麗無比的草原。這些,真的讓人難忘。”
野外攝影注意安全
紐西蘭的日出拍攝,也是黃衛晨另一次難忘的經驗。“2014年,我們一行10人租了兩輛露營車(Carry Van)在紐西蘭游玩,吃和住都在露營車裡面解決。”
有一天早上,大概是零下的寒冬,他和一位朋友在拍日出的時候,另外兩位朋友也起來拍日出。當時黝藍的天空開始泛起紅黃的晨光,光澤十分漂亮,他即刻拍下朋友正在拍攝日出的一幕,為朋友留下 特別的“到此一游”紀念畫面。
“馬來西亞的天氣一直保持炎熱,在固定的氣候之下,形成衣著穿搭及拍攝方法的習慣性。”
“但是,如果在國外拍攝,必須要注意安全。比如,出發前先了解目的地現況;穿適合的裝束,例如防滑鞋和寒衣;安全第一,不應為拍一張相片而存博彩心態;結伴同行,互相照應。最后,留意天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