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同在圖書館話清涼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同在圖書館話清涼

報導:方俊心
圖:受訪者提供



有位家長曾說過,因為知道自己不能一輩子陪著孩子,所以把閱讀習慣留給孩子,他無法教孩子的事,就由書本來教。
如果說,父母是打造閱讀力的第一陣線,學校第二,那處于家庭以及學校之外的“第三”,圖書館當之無愧……

森美蘭州 蘆骨社區圖書館

從森美蘭州芙蓉往南不到三十分鐘,有個小鎮叫蘆骨(Lukut)。她曾是風光一時的錫礦重鎮,聚集大批華人移工,包括了吉隆坡開埠功臣葉亞來。百年過去,小鎮的黑金被淘走,留下湖和坑坑洞洞,當沙土和沼澤重新填補這些空缺,蘆骨跟國內多數採礦小鎮看起來沒什麼不同,除了鎮上有一間民辦圖書館。

起初它只是個存在于邱旖旎老師心中的構想。后來有了一爿地。之后,陸續有了書、來了人,構想逐漸化為實體。在這以前,別說圖書館,鎮上連書店也沒有半家,毗鄰的波德申也一樣,人跟書的距離,不管實質上或心靈上,都是相對較遠的。



開館后,當蒞館的小朋友跟邱旖旎老師說:“老師,妳等我們,我們一定會回來的。”邱旖旎老師的心裡像有花朵綻放,這一切畢竟不是她及志工們一廂情願的給予。

想方設法邀你來看書

圖書館定于大年十四辦活動,年十一的時候,邱旖旎老師寫:“我當天會在圖書館守著,不過目前未接到任何人報名啊!”文末還附上一個笑臉。

活動預計10點開始,12點結束,10點,館內來了六個小朋友。“剛剛有人在我媽媽的檔口那裡得知今天有活動,現在趕著過來,我們等他一下。”邱旖旎老師說。邱媽媽在蘆骨巴剎賣菜,不想卻成了圖書館的活宣傳。

館內有本聯絡簿,是蒞館的家長留下的通訊資料,邱旖旎老師也按此軌跡,打電話邀請了一些人。儘管在今天以前,面子書上就已經公佈了相關活動資訊,然而多管齊下還是最好的辦法,尤其在邱旖旎老師謂之“家長醒覺不是很高”的地方。圖書館去年10月成立,至今還是有很多當地人不知道,原來大街上的石氏聯宗會一樓有所圖書館。

10點半,出席者增加至九人;11點,十四人;11點10分,十九人,另外還有五位家長。邱旖旎老師先講《元宵姑娘》繪本故事,接著給大家猜燈謎,猜中者獲贈一本圖書。最后,邱旖旎老師捧出兩個糯米團,是她早上才搓好的,年十四這天的活動,要在搓湯圓、吃湯圓裡畫下完美的句點。

幼時夢想用心實現

在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裡,竟然有個從小想要辦圖書館的小孩。她小時候愛到販賣《哆啦A夢》《兒童樂園》的書攤流連,稍大,開始收集參考書,常常叫朋友到她家借書,並把借書記錄整理得井井有條。大學時代,她已經到處跟身邊的人說,“以后我是要做圖書館的”,慫恿大家捐書給她,而她的一些朋友也果真照做了。圖書館該怎麼辦,她從不擔心,也沒深入考究,只是把這個圖書館夢好好存下,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時移境遷,初衷不變。2015年初,她家旁有塊小空地脫售,由她家人購下了。她打算用自己攢下的積蓄,1万令吉,在這塊地上蓋一座小圖書館。原本這筆錢是要換新車,但辦圖書館的想法勝出了。

跟鄰居建築商接洽,圖書館只要有牆有瓦,讓大家免于日曬雨淋就可以了,不過有天她卻忽然想起,館內總該要有廁所吧?不然到來看書的人想要上廁所時,怎麼辦呢?建築商一聽,打退堂鼓,一萬令吉不夠。蓋圖書館的計劃只好擱下。

“對我來說,它本來都是一個零。我沒有氣餒,現實就是這樣的情況,妳接受的,妳只是不斷跟朋友苦笑說,哎妳要多一個廁所也沒有。那時打算,就算狀況來到最壞,連一個屋頂也沒有,還是可以做,怎樣講?”邱旖旎老師眉飛色舞,“我已經準備了兩個籃子,在那棵很美的菠蘿蜜樹下,拿兩個籃子,搬一張凳子,誰要聽故事就來,做一個流動的圖書館。閱讀是無處不在的。”

“那時候我的想法是,它不可能不成。難道妳連籃子都找不到嗎?重點是我們要把書跟讀者連結,有那個環境固然是好,沒那個環境,還是可以做事情。”

最后大樹下的流動圖書館沒有出現,其中一位志工,也是邱旖旎老師的小學同學,陳俐霖老師,她先生是石氏聯宗會理事,經他牽線,會館慷慨應允免費借出兩年場地,圖書館終于有了落腳處。

為小鎮培養閱讀風氣

關于圖書館的藏書,背后也有一段特別的故事。雖說邱旖旎老師從年輕時就開始募書,對圖書館來說,量畢竟不足。

去年農曆新年,她還在苦思如何籌獲更多書,除夕夜晚,家人接財神,她則在心裡對財神說,給我多一點書吧!結果大年初一,她被一通電話吵醒,有位書商要結業,知道她在募書,決定把所有存書送給她。“我跟別人說,是財神送書到我家,哈哈哈。”

小學同學魏永晟得知邱旖旎老師開辦圖書館的消息,自薦聯絡本地的出版社,邀他們捐書,其中大將、有人出版社都在捐贈之列。“出版社的反應很積極。我只是在能力所及的地方幫一點忙,比如負責載送工作,把捐贈的書載過去。我是蘆骨人,這十多二十年來,社會環境改變很大,但我感覺閱讀環境沒什麼改變,波德申連一所書局都沒有。閱讀(力)並沒有成正比提升。”

波德申中華中學校長張永慶得知圖書館的消息,也以實際行動支持,他派學生當臨時館員,搬書、抬書架、包書,完成書籍上架工作。

起于一個人的願,接著有了書、有了場地、來了志工,集眾人之力,大家給小鎮注入閱讀的海洋。

你我共享書中樂趣

年十四這天,湯圓搓完,一粒不剩裝進了大家肚子裡。邱旖旎老師和家長忙著善后,小朋友們自動自發圍坐書架前,有些共讀,有些自己讀一本書。

今天的圖書館員、文物館員、展覽館員等,已經不流行像過去般,默默駐守,等待知音上門時才為他們服務。他們必須主動,想方設法吸引更多人走進館裡跟收藏品互動。

圖書館的活動即管道,讓人跟書產生連結。在小鎮,居民的閒暇選擇不多,電視、電玩、賭博很常見,圖書館正好趁此卡位,招攬更多人成為它的門徒。

也難怪才開放不久,就有老奶奶三次從半個小時車程之外的芙蓉到來,帶著孫子。有位家長還告訴邱旖旎老師,有天孩子午覺起來,跑去刷牙洗臉,說要去圖書館,原來,他是夢到去圖書館了。

他們的反應進一步觸動了邱旖旎老師。現在,只希望更多更多人,尤其社區裡的鄉親父老加入,一來增加圖書館的開放天數,再來是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做更多事情,連結人和書本。邱旖旎老師的目標是把圖書館打造成“一家人的圖書館”。風來雨來,每個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資訊

蘆骨社區圖書館將在3月19日下午舉辦“海灘親子共讀”活動,內容包括閱讀、做風箏、放風箏、野餐,每戶家庭收費20令吉,收入悉數捐贈圖書館;面子書:蘆骨社區圖書館;活動以短訊報名:012-9020471(邱老師)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