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3日訊)發起“簽署保地”運動的1984年檳華校友黃思恩說,隨著檳州行政議員曹觀友宣布,“建議中泛島高速大道不需征用檳華土地”,已舒緩檳華其中一項隱憂,但她希望母校能在不需獻上33尺土地的情況下,順利興建校舍。
她說,檳華校園是華僑先賢向華社募捐購買,在應對即將落實全日制及獨中學生人數劇增下,學校在增建校舍過程中,卻遭市政廳以割讓校地為條件,但校方不接受校地無條件割讓,擱置增建校舍計劃。
她說,隨著泛島大道工程計劃進行,意味附近已有替代高速公路舒緩交通,哥德路已成為次要道路,車輛會減少。
緊急疏散唯一場所
“哥德路上有8間學校及盲人院,有學校的地方在高峰時段時速限每小時35公裏,若加寬道路,司機若不經意加快車速會威脅學生安全,而馬路太寬對小學生及盲人過馬路是一種負擔,因為他們無法快速過馬路。”
黃思恩說,檳華校園草場及籃球場是5000位學校師生緊急疏散唯一場所,去年檳華后面發生火災,幸好校方將四校學生集合在草場才安然渡過,若草場變小不夠容納學生,遇到緊急事件時就會發生混亂,可能會發生人踩人意外。
“這草場除是體育健將們練習場所,也是檳華四校舉辦運動會唯一場地,若割地興建馬路,校舍會更接近馬路,路上交通噪音會影響學生上課情緒。”
她也說,若獻地政府沒有用到,校方還需要用到一筆為數不少的款項來購買回有關地段。
“看在華校並是非盈利事業,是華社集體義務經營宏圖偉業及未來社會搖籃,懇求市政廳在批準檳華重新申請建新校舍時能豁免割地,以保華文教育千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