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澄:繁简之争:为何要逆历史的潮流?
文字的书写与应用,必然会经过一段或长或短时期的演变和改革。罗马字母的书写与应用,到目前似乎已定了型,方块字从甲骨文到秦始皇统一汉字到中共简化汉字,经过2000多年,演变还在进行中,最明显的是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分野。
香港人反对采用简体字,与台湾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台湾人把简体字定位为中共文字;一些香港人则是以维护“本土文化”,不要中央多插手为出发点,电视新闻广播采用简体字也触到他们的敏感神经。倪匡更把简体字成为“残体字”,说见了就令人“打冷颤”。
明显的,他们对简体字的由来与发展毫无认识,且思想保守。
大家都说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贡献是统一了“天下”的文字。但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序》中所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以得知:秦始皇所统一的只是“小篆”。
据说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赋予简体字合法地位的国家“首领”。
1935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324字,但遭部分人士反对而作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即针对汉字简化、拉丁化、汉字规范等课题进行研究工作。
汉字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汉字过于复杂,认读学习时间长。争论的主要体现是“汉字落后论”和“汉字优越论”。汉字改革会遇到阻力,是预料中事。1955年,刘少奇在汉字改革研究的过程中,就曾经提出三点很科学化的意见:
1.为了减少社会震动,简化字要分期分批进行,原来的繁体字要保留一个时期,不要马上废除。
2.汉民族要有统一的语言,学校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可以考虑做出这样的规定:老师在一定时期内学会普通话,今后凡是不会讲普通话的,不能当教师。
3.拼音方案制定后,要用来作试验,可以试译《毛泽东选集》。
改革汉字实际又谨慎
1964年中国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化字,1968年修订。过后有第二批简化字的建议(如“蜈蚣”简化为“吴公”),后来当局认为不妥,下令刹车。可见他们在处理汉字改革问题上既实际又谨慎,甚至有“俯顺民意”的趋向。
《通用规范汉字表》共计8105字,一级常用字3500个,二级字3000个,三级字1605个。该表于2013年8月19日由中国国务院公布后,教育部等十二个部门于2013年10月9日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要求语文辞书 “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字一般应采用历史通行的字形,不应自造未曾使用过的新的简化字”。这类“表外字”计共174个。近年来,中国以繁体字印刷的“海外版”书刊也没遭受阻挠。
我国步新加坡的后尘,自1989年起在全国中小学采用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效果良好,也没发生过什么“抗议”等事情,可见我们既理智,又能接受顺着潮流而生的优良事物。至于报章内文用简体字,标题用繁体字,显然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