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老家的故事.從零到有 再拆又搬 萬山72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鄉思老家的故事.從零到有 再拆又搬 萬山72變

阿桂姨與女兒一來到大路后萬山就遇到熟人,大家站在路邊聊起來。
阿桂姨與女兒一來到大路后萬山就遇到熟人,大家站在路邊聊起來。

報導:蔡愛卿
受訪人:洪秀桂(73歲)
老家 :大路后萬山
73歲的阿桂姨是這樣形容大路后的蓬勃發展:3年前有人從外地來到大路后找親戚,以交通燈旁的“大紅公”(靈應社)為地標,因為親戚就住在大紅公廟后方。3年后再來,大紅公廟不見了,一時間也找不到親戚的家了。



這是一個土生土長大路后人的感受。這些年來,這裡的變化真的好快,一片又一片的土地發展,一批又一批的居民屋子被拆,大家都搬進了公寓。如今,另一波更大型的發展計劃即將來到大路后,而這一次,輪到超過半世紀歷史的大路后萬山將改頭換面,搬進現代化建築物裡。

1943年出生的洪秀桂,人稱阿桂姨,她是看著大路后萬山從零到有的人。她的女兒陳彥妮,4年前曾為她出過一本回憶錄《大路后的查某囝仔》,不過今天我們要請阿桂姨分享的,是與巴剎有關的回憶。

站在飄著臭味的大路后萬山外,抬頭可見建築物外牆嵌著的“1951”字眼,萬山建築在我國獨立前就建起來了。當然,它存在的年份其實更久,阿桂姨就記得,她小時的大路后萬山沒有任何建築物,大家都是在路邊擺賣的,比較有規模的攤檔,就搭一個布棚。



取豬糞池水澆菜

大路后萬山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賣雞鴨肉菜類,而一邊主要賣熟食與干貨。阿桂姨說,賣熟食那邊,以前其實是一個豬糞池。在排污系統還很落后的年代,附近養的豬排出的糞便,就流到這個豬糞池中。然后種菜的人又來取豬糞去澆菜,是很好的肥料。

隨著越來越多新公寓在大路后建立起來,超過半世紀的大路后萬山更顯得破落了。當地居民的確需要一個更大設備更齊全的萬山,但過去六十多年來舊萬山留給大家的集體記憶,是否也隨著舊建築的推倒而消失呢?

好友間愛用粗話問候

這天我與阿桂姨的女兒陳彥妮和陳明珠來到大路后萬山吃早餐,就在當年是豬糞池那裡,吃大路后人大力推荐的炒粿條與豆水,一邊聽阿桂姨講古。

由於老家頤和園已發展,阿桂姨一家現在住在日落洞區,已經很少再到大路后萬山來買菜。不過這天她們母女一來到就遇到熟人,當年的老鄰居依然每天去那裡買菜。大家一碰面,就站在路邊聊起天來。

即使我們已坐下來用餐,阿桂姨還是不停的遇到朋友,一些小販也是她的朋友,走過來與她聊家常。阿桂姨說起她的那些朋友,有很多個已經“移民”了。

聊著聊著,阿桂姨就談到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以前大路后人去萬山遇到朋友時常用的打招呼方式,不是“吃飽未?”,如果是女人,說的是“夭壽啊,你要去哪裡!”,如果是彼此都是男性,說的就是“你的媽CB(你媽的陰戶),要去哪裡啊!”這種充滿草根意味的問候方式,就是大路后的文化之一。

坦蕩蕩來往

當然,只有遇到很熟的朋友,才會先來一句粗話后問要去哪,這是好朋友之間親切的口頭禪。

而到了今日,這種問候方式當然越來越少了。不過聽阿桂姨這樣說起,深感那真是一個人與人之間來往坦蕩蕩的年代!

懷念沒味精的食物

在邊吃早餐邊聽故事的早晨,難免問起阿桂姨大路后萬山的食物味道有沒有變化,她馬上說現在的食物味道與從前是完全不同。在味精普遍使用的今天,阿桂姨特別懷念用真正食材煮出來的食物。

她說,從前萬山賣的熟食種類很少,福建麵、粿條湯、咖哩麵也只有一攤吧了。雖然選擇很少,但每一種湯底都是用真材實料煮出來,跟今日所吃到的味道不一樣。

她說,以前的雞要養至少4個月才宰殺,熬出來的雞湯味道當然鮮甜。如今養的雞,用化學藥物催谷長大,26天就要宰殺。這種雞的味道如何跟以前比呢?

沒防腐劑豆水更順滑

還有,現在的魚丸都是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粉多過魚肉,還添加防腐劑。以前的魚丸是小販自己刮魚肉做的,真材實料。

她說,以前的空氣也跟現在不同,制作出來的食物,沒這么容易變壞,大路后生產的豆水與豆干,都不必添加防腐劑。沒防腐劑的豆水口感順滑,很好喝。

環境不同了,生產食物的作業方式不同了,味道當然也回不到過去。雖然今天有很多美食可選擇,但我們也失去品嚐食物最真味道的年代了。

挖好椰肉去豆乾間上班

阿桂姨以前住的地方叫頤和園,是在大路后人稱椰肉寮(Lorong Chemor)的一條道路上。當地人之所以叫那裡椰肉寮,因為那裡真的有一間處理椰肉的板寮,阿桂姨少女時期曾在那裡挖椰肉賺錢。

早年大路后很多女人都在豆干間(制作豆干的小作坊)工作,而阿桂姨去豆干間開工前,清晨4點就得起床,先去椰肉寮挖椰肉,挖到5點多,再轉去豆干間開工。

她說,挖椰肉常常挖到雙手割傷,在豆干間裡開工時碰到豆水,傷口疼痛不己,但為了生活,還是必須忍下來。

挖椰肉原來工很多。首先在有羅厘載椰子來時,阿桂姨就必須先去搶椰子,搶到椰子后敲破讓椰水流干,然后放到火坑上烘,將椰肉烘到半干,容易挖出,隔天清晨才來挖肉。

有時羅厘是上午到,烘好椰肉要開挖的時間就是下午,挖椰肉的女工們就得忍受炎熱的工作環境。而她們能賺到的只有微薄收入,每挖100粒椰肉可賺15分錢。而剩下的椰殼一籠可賣5毛錢。

如果挖到“肉椰”(肉又多又厚的椰子),挖椰女工就高興了,那是她們的額外福利,可將那粒椰子帶回家,將厚厚的椰肉切下來加點糖,沾麵粉漿油炸,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糕點。

阿桂姨:生在大路後較苦

浮羅池滑萬山是有錢人萬山,大路后萬山就是貧窮人家的萬山。生在浮羅池滑比較好命,生在大路后就苦咯!阿桂姨是這樣總結她心目中的大路后萬山。當然,貧窮人家萬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那裡賣的東西比較便宜。

她說,以前大路后萬山的東西新鮮又便宜,從日落洞網寮來的魚蝦、大路后本地產的豆干和豆芽,還有恆毅中學那一帶菜園的新鮮蔬菜。學校還沒建起來前,那一帶都是民居與菜園,供應到大路后萬山來。

有時候他們自己去菜園向農夫買菜,一角錢可買到一大捆蕃薯葉,吃3餐都吃不完了。但是在那個沒什么工作機會的年代,人們普遍很窮,即使物價很便宜,還是很多人買不起,萬山賣的東西也沒那么多種類。

她說,大家的生活真正開始改善,是在檳州已故前首席部長敦林蒼祐發展檳州工業以后。有了工廠后,工作機會多了起來,不論男人或女人,都可在工廠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了。

買雞鴨得自己宰殺

阿桂姨曾當過熟食小販,但做生意的地點並不是在大路后萬山,而是在咖啡店。她在萬山當小販時,賣的是家裡養的活雞。

那個年代,萬山沒有賣宰好的雞。所有雞都是活生生出售后自己在家宰殺。阿桂姨平日在家外面自己養雞,到了要過年時,自家也吃不了這么多,就把雞拿到萬山去賣。

她說,每隻活雞論斤兩算錢,賣鴨的也一樣。小販不會將雞宰殺后處理好才售賣,每個人都必須買回家后自己處理。

她說,以前如果有人家裡辦喜事,要殺雞宰鴨,鄰居就會來幫忙拔毛。細小的雞鴨毛很難拔,要拔很久才能拔干淨。哪像現在都是機械化,家庭主婦也不必再自己宰雞鴨。

她說,后來才漸漸出現小販先把雞鴨處理好才出售的情況,到今天已完全取代以前的方式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