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的是陪伴 全A狀元父親“改造”電玩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孩子要的是陪伴 全A狀元父親“改造”電玩迷

余延盛(前)的父母多年來都在旁陪伴他打電動!
余延盛(前)的父母多年來都在旁陪伴他打電動!

報導:郭慧珊
(曼絨6日訊)“關心孩子,不是禁止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是陪伴、瞭解及適時引導!”



來自霹靂愛大華國中全A狀元余延盛(20歲)為家中老么,自小與哥哥就是電動及網絡遊戲迷,長時間“機不離手”的沉迷情況讓父母親擔憂不已。

但父親余根偉(43歲)對余延盛說的一句“再玩下去,你以后要做什么?”,促使后者從此收拾玩心、自律及發奮圖強,並于日前大馬高級教育文憑考試放榜中,考獲4A亮眼佳績!

原來,余根偉本身小時也是電子遊戲迷,情況與2名兒子相若,本身父母也多次強制性地禁止玩電動不果,更造成“越禁越要玩”的叛逆心理,越陷越深。



“延盛早期在玩到緊張時,更會雙眼直盯著螢幕、緊握電動的控制板及雙手冒汗,我們父母看在眼里甚是擔心。”

擬定時間表

余根偉繼說,禁止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或會造成負面影響,所以與太太劉月娥(41歲)商量后,以陪伴及開導的溝通方式,採取了有趣的家庭管制,即在日常作息時間表及限定的時間內,允許孩子在視線範圍內打電動或網絡遊戲。

“在延盛剛升上中三那年,有次就在他身邊看著他玩得起勁時,問了他再繼續玩下去要做什么的思考性問題后,這孩子就開始反省及改變求學態度,開始自律地減少打電動或玩網絡遊戲的時間,同時更加專注于學習求取知識。”

余根偉坦言,建議家長能多關注孩子成長所需,設身處地地去為孩子找出雙贏的家庭教育,讓孩子感覺家人的支持,將有助于孩子接納父母親的用心良苦。

余根偉:雙向溝通決定成敗

余根偉剖白,家庭教育的成敗源自于家庭成員良好的雙向溝通,而親身陪伴是不二的方案!

“我當時和太太都認為唯有親身陪伴,才能掌握孩子的喜好及心態,于是,我和太太都會輪流陪伴孩子打電動,看看孩子都在玩什么的電動或網絡遊戲,分享著他們贏了遊戲而開心的喜悅。”

余根偉笑指延盛兩兄弟都要比他青少年時期聰明及懂事許多,愛打電動及網絡遊戲也只是孩在成長期的好玩心理,只要滿足孩子愛玩的心理,同時也讓他們明白父母親是尊重及接受他們的愛好,而不是禁止。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家長的關愛及耐性,適度的家庭管制有助督促孩子的作息,以互相尊重的前提,家長可為孩子擬定每日作息時間表、門禁及彼此同意的家庭協議,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教。”

余延盛:感謝父母哥哥陪伴

愛大華國中全A狀元余延盛說,拿A這條路要感謝父母親及哥哥的陪伴及關愛!

“自認一直以來都十分沉迷于打電動及網絡遊戲,記得剛上中學時,除了吃飯、睡覺及上課,大部分的時間都埋首于打電動如PS1 、PS2及網絡遊戲,令爸爸媽媽十分擔心。”

余延盛披露,初中二的學術成績糟糕,在班上是倒數名次,直至升上中三被父親一語點醒后,才收拾愛打機的心情及調整生活作息。

“我在過初中評估考試及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中分別考獲5A及7A4B的成績,而大馬高級教育文憑考試則考獲4A的成績。”

余延盛坦承,自律是成長及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自我要求,每名學子都必須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任。

“爸爸早期阻止我打電動時,當下真的不開心並頂撞他,隨后在家人的陪伴及開導下反省,也同意當時爸爸所立下的家規,從此更有秩序地生活。”

余延盛也分享其父子的溝通經驗,如父親並不會大聲罵人身攻擊,而是私下與他詳談慢慢開導,讓其感覺被尊重,同時也更願意接納父親的關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