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頻道‧戲曲生命力(第一篇) 撐過10年 還有明天 戲班表演 繼續開鑼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新聞搜頻道‧戲曲生命力(第一篇) 撐過10年 還有明天 戲班表演 繼續開鑼

港台的粵劇與歌仔戲不受文革影響,率先與西方文化融合,以創意延續了戲曲的成長機會。
港台的粵劇與歌仔戲不受文革影響,率先與西方文化融合,以創意延續了戲曲的成長機會。

報導:潘有文
圖:練國偉/盧淑敏/受訪者提供/互聯網
10年前,有人說本地戲班這個地方戲曲文化日落西山,可能撐不過下一個10年;10年后,戲班文化確實日趨末落,但並未衰亡。



過去的3600多個日子,本地較為常見的粵、閩、潮、瓊劇中,瓊劇幾乎難以復見,剩下的三個地方戲曲,也逐漸勢單力孤,然而它們始終堅持了另一個10年。

也許有的本地戲班已宣告結束,一些演員和樂師也告老退休或轉行,但戲班的生命力依舊堅韌,藉著轉型、借重外來演員和樂師、積極尋找具可塑性的接班人等方式,或無法來一個華麗轉身,但至少準備跨過另一個10年!

戲班或稱地方戲曲,曾是一種流行文化。



大眾媒體未出現前,戲班百花齊放,在廟會看戲可是以前民眾重要的娛樂。

“以前戲班在廟宇表演,並非演給神明看,這是由于神廟旁有夜市場和巴剎,群眾一邊買東西和一邊看戲班表演。“

鄉音考古文化工作者張吉安指出,后來人們誤解那是為了演給神明觀看,事實上是人們喜歡看地方戲曲,並且認為神明也會喜歡看,

“因人喜歡,奉獻給神明,現在誤解為演給鬼神看。”

以前許多地方都有游樂場,例如吉隆坡的中華遊藝場(BB Park),檳城的大世界、新世界等,這些游樂場都有數個舞台,一為流行曲歌台,另一是馬來人跳舞用的舞台,另外也有供粵劇、潮劇和歌仔戲演出的舞台。

電子娛樂影響文化

我國流行粵劇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香港影視工業把粵劇拍成黑白電影,粵劇電影演員會隨片登台,就猶如后來流行歌手舉行歌友會,吸引許多人前來一睹藝人風采。

“地方戲曲的輝煌時期是20世紀50至70年代,后來黃梅調電影打敗粵劇電影,黃梅調電影因語言變遷,可視為是華語熱潮的興起。”張吉安表示,電子娛樂影響了戲班這個流行文化。

就他觀察所得,現在戲班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以前戲班以家族方式經營,1970年代之前能夠支付月薪給演員,讓演員沒有后顧之憂,但后來的經濟條件已無法使用這種支薪方式,而是以演出日子來算,而且演員不會只屬于一個劇團。

“現在的粵劇大多數在吉隆坡、馬六甲等地,都是以業余方式存在,檳城則以福建和潮州為主。”至于瓊劇,他相信由于大馬的海南人不多,瓊劇應該已經買少見少了。

大馬粵劇缺神韻

目前,大馬的粵劇並非以專業方式經營,一些會館或組織設有粵劇班,但並非聘請粵劇前輩或師傅指導,而是學員“無師自通”。

“會館或組織有粵劇班,但都是唱卡拉OK,這些都是源自香港,只是注重演唱。”

張吉安指出,戲曲的動作必須有人指導,方能展現戲劇的精義,但現在唱戲已沒把動作列為關鍵。

他說,這些以卡拉OK唱粵曲者,同時模仿影片中藝人的動作,當成是一種康樂活動,並不知這是一種文化藝術。

雖然從戲曲角度來看,那也是保留了戲曲的一種方式,但卻缺少粵劇的神韻。

沒觀眾藝術家卻步

中港台戲班演員在馬吃香,本地戲班不能靠新一代傳承嗎?

“我們無法有大環境,戲班並非主要娛樂,因而缺乏觀眾。”張吉安認為演員或藝術家不想在沒有觀眾的舞台上表演,可能會讓有意全身投入戲曲行業者卻步。

演變至今,本地地方戲曲觀眾不太愛看本地演員的表演,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演員認為是演給神明看,沒有把戲演得精緻,以致留給一個觀眾不好的印象。

“我看過,有個戲班找不到演員,而讓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演楊貴妃。在大馬,戲班有一點隨便,但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找不到新演員。”

而且,地方戲曲的戲服又厚又熱,在大馬這個熱帶國家,一整晚演下來,不汗流夾背才是怪事,可能整套戲服一個晚上就已經濕透。

因此,一些戲班的演出,尤其是粵劇方面,有些是在劇場內公演,觀眾買票進場,演員和觀眾都能享受冷氣,成了戲曲發展另一個生存之道。

粵、閩戲曲加入西方元素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封閉社會,文娛方面只有樣板戲,主要反映當時中國共產黨政治立場舞台藝術作品。

“港台並沒有這樣的束縛,閩、粵戲曲受到西方影響,同時成為廣傳的民間戲曲。”張吉安表示,由于較中國更早接受西方文化,因此港台兩地的粵、閩戲曲的改變最大。

廣東大戲在化妝上沒有明顯的改變,1930年代在演奏樂器加入小提琴和夏威夷吉他,戲曲風格也有改變。

“在二三十年代,港人的粵劇植入西方故事,例如曾改編西方電影《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以粵劇方式演譯故事內容,但沒有改變服裝和造型。”

台灣方面,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加入西方元素,演出中加入如爵士鼓或小提琴等西方樂器。

方言保住精髓

方言是地方戲曲的關鍵,其他什么都能變,就是方言必須留在地方戲曲。

不管是歌仔戲或粵劇,加上不同的樂器也好,或者內容和服裝上有所調整,只有以屬于戲曲自身的方言演出,才能保有地方戲曲的精髓。

張吉安表示,他看過有人把兒童演出的歌仔戲,把當地傳奇故事作為戲曲內容,服裝也有別以往,這屬于創新,無關對錯。

中國現在行時裝版粵劇,不以古代歷史為背景,而以民初為主軸,穿上民初的服裝演大戲。

“戲曲以唱腔、語言和音樂為主,創新的做法較屬實驗性質,一般戲迷或不能接受,包括我自己,因為戲曲穿上古裝較有味道,但開創是一種自由,不能輕易否定它。”

學院辦課程邁向專業

傳統地方戲曲演員和樂師,大多數以拜師學藝或偷師方式習藝,沒有一個制度來量產戲班工作者。

隨者時代變遷,中國廣東的粵劇在政府支持下,讓粵劇成了一門課程,供有興趣于此的人攻讀,除了設立院校,甚至成立粵劇院吸收劇藝工作者,讓粵劇走上專業之路,成為一份不錯的職業。

張吉安指出,大馬未來戲班文化或來自這類外援,我國沒這方面的訓練制度,但中港台卻有戲曲學院。

“中國當地的戲曲可在學院學到,學成出來社會工作,即使沒進入劇院當主角,也可以來大馬變成戲班的主角。”

他曾到訪廣州粵劇院和紅線女粵劇院,發現員工可高達200多人,包括演員、樂師、道具、化妝、宣傳、編劇,皆是上班族,領取固定薪金,反觀大馬的演員只能演一場戲,拿一場戲的收入。

“廣州有藝術學院,除了可學習男女高音,也有粵劇系,之后可以進入粵劇院工作;廣東的大學也有戲曲系。”

他指出,這是中國的文化,政府負起了“養育”民間戲曲的責任,這在大馬是不會,也不可能出現的事。

戲曲不只演還要唱

中國共有360多種戲曲,在上世紀的各籍貫戲曲中也包括曲藝。

“以前戲班不只是演,還擁有曲藝,作為演戲過程中的暖場之用,附屬在戲班的說唱藝曲。”

張吉安指出,例如廣東地水南音這項曲藝,是附屬地方戲曲之下,屬于民間曲藝歌謠。

“以前唱廣東地水南音都是視障者,幫人算命和賣藝;算命時會唱歌娛樂大眾和招徠顧客。”

大戲是從前人們的唯一娛樂,只要有戲看,任何事情都要靠邊站,因此大戲就像是現在的流行歌曲,演員就把戲曲唱出來。

聘外援省費用

談起現在的戲班,張吉安認為那只是以一個組織的形式存在,未必依然擁有戲班的靈魂,這是由于戲班中的演員或樂師,吸納了來自中、港、台、泰的外援。

這些外來的二三線戲班演員,相對當地的一線演員的酬勞較低,因此大馬戲班班主付得起演出費用;至于本地演員不少已上了年紀,接班的也不夠資深,大多數是業余演員。

他指出,戲班請來都是長期唱戲的專業演員,大馬的戲曲行業,一年到頭只有農曆七月是旺季,大馬負擔不起那些演員長駐本地的費用。

讓外來演員和樂師進駐本地戲班,也許正是其中一種為本地方戲曲文化續命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本地地方戲曲移植了外來者的“心臟”,才可能具有生命力的度過另一個10年?

戲班小知識

戲曲界為何稱為梨園?

*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在位時,由于喜愛歌舞,因此于唐元年間(公元714年)把北禁苑、華清宮、長安太常寺和洛陽太常寺四大梨園,作為音樂、舞蹈和戲劇的活動中心,促使梨園成為最高皇家音樂舞蹈學府的地位。

*梨園此后從進入民間,演變成今日的戲曲、歌舞、雜技、影視等豐富多采的藝術形式,梨園子弟,尤以地方戲曲這一個文化行業,更將唐明皇視為梨園鼻祖。

梨園子弟誰最大?

*唐明皇對于戲曲的喜愛並不止于觀賞,而是親身投入演出,他 6歲的時候就在祖母武則天、皇親國戚及群臣面前,表演名為《長命女》的歌舞而贏得贊賞。

*他當了皇帝后,對戲班的演出熱誠不減,而且非常愛演丑角,無論角色大小,都很認真的登台演出。

*根據戲班“生旦淨末丑”排位,丑角並不是要角,為了不失皇帝之威,唐明皇在演出時,特別在臉部掛上一個小塊白玉片遮面,造成后世演丑角者,便在臉上畫上一個類似白玉片的白粉塊,這即是今日的丑角臉譜。

*唐明皇愛演丑角,讓這個角色有了特殊的身份與地位,戲班中,無論你的演技與唱腔多出色,在戲班中永遠是老二,唯有丑角演員才是老大,因為尊“丑”就是尊敬皇帝。

什么是樣板戲?

樣板戲,全稱革命樣板戲,指1967至1976年間,由官方通過《人民日報》、新華社認定的一批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主要反映當時中國共產黨政治立場的舞台藝術作品。

什么是折子戲?

折子戲是指戲曲中的一段戲,又稱折戲、散出、散劇、集戲等,多是戲曲中的精彩片斷,可說是全劇的靈魂所在,如《白蛇傳》中的“盜草”、“斷橋”等段落,最能吸引觀眾。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