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频道‧戏曲生命力(第一篇) 撑过10年 还有明天 戏班表演 继续开锣
报导:潘有文
图:练国伟/卢淑敏/受访者提供/互联网
10年前,有人说本地戏班这个地方戏曲文化日落西山,可能撑不过下一个10年;10年后,戏班文化确实日趋末落,但并未衰亡。
过去的3600多个日子,本地较为常见的粤、闽、潮、琼剧中,琼剧几乎难以复见,剩下的三个地方戏曲,也逐渐势单力孤,然而它们始终坚持了另一个10年。
也许有的本地戏班已宣告结束,一些演员和乐师也告老退休或转行,但戏班的生命力依旧坚韧,借着转型、借重外来演员和乐师、积极寻找具可塑性的接班人等方式,或无法来一个华丽转身,但至少准备跨过另一个10年!
戏班或称地方戏曲,曾是一种流行文化。
大众媒体未出现前,戏班百花齐放,在庙会看戏可是以前民众重要的娱乐。
“以前戏班在庙宇表演,并非演给神明看,这是由于神庙旁有夜市场和巴刹,群众一边买东西和一边看戏班表演。“
乡音考古文化工作者张吉安指出,后来人们误解那是为了演给神明观看,事实上是人们喜欢看地方戏曲,并且认为神明也会喜欢看,
“因人喜欢,奉献给神明,现在误解为演给鬼神看。”
以前许多地方都有游乐场,例如吉隆坡的中华游艺场(BB Park),槟城的大世界、新世界等,这些游乐场都有数个舞台,一为流行曲歌台,另一是马来人跳舞用的舞台,另外也有供粤剧、潮剧和歌仔戏演出的舞台。
电子娱乐影响文化
我国流行粤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香港影视工业把粤剧拍成黑白电影,粤剧电影演员会随片登台,就犹如后来流行歌手举行歌友会,吸引许多人前来一睹艺人风采。
“地方戏曲的辉煌时期是20世纪50至70年代,后来黄梅调电影打败粤剧电影,黄梅调电影因语言变迁,可视为是华语热潮的兴起。”张吉安表示,电子娱乐影响了戏班这个流行文化。
就他观察所得,现在戏班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前戏班以家族方式经营,1970年代之前能够支付月薪给演员,让演员没有后顾之忧,但后来的经济条件已无法使用这种支薪方式,而是以演出日子来算,而且演员不会只属于一个剧团。
“现在的粤剧大多数在吉隆坡、马六甲等地,都是以业余方式存在,槟城则以福建和潮州为主。”至于琼剧,他相信由于大马的海南人不多,琼剧应该已经买少见少了。
大马粤剧缺神韵
目前,大马的粤剧并非以专业方式经营,一些会馆或组织设有粤剧班,但并非聘请粤剧前辈或师傅指导,而是学员“无师自通”。
“会馆或组织有粤剧班,但都是唱卡拉OK,这些都是源自香港,只是注重演唱。”
张吉安指出,戏曲的动作必须有人指导,方能展现戏剧的精义,但现在唱戏已没把动作列为关键。
他说,这些以卡拉OK唱粤曲者,同时模仿影片中艺人的动作,当成是一种康乐活动,并不知这是一种文化艺术。
虽然从戏曲角度来看,那也是保留了戏曲的一种方式,但却缺少粤剧的神韵。
没观众艺术家却步
中港台戏班演员在马吃香,本地戏班不能靠新一代传承吗?
“我们无法有大环境,戏班并非主要娱乐,因而缺乏观众。”张吉安认为演员或艺术家不想在没有观众的舞台上表演,可能会让有意全身投入戏曲行业者却步。
演变至今,本地地方戏曲观众不太爱看本地演员的表演,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演员认为是演给神明看,没有把戏演得精致,以致留给一个观众不好的印象。
“我看过,有个戏班找不到演员,而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演杨贵妃。在大马,戏班有一点随便,但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找不到新演员。”
而且,地方戏曲的戏服又厚又热,在大马这个热带国家,一整晚演下来,不汗流夹背才是怪事,可能整套戏服一个晚上就已经湿透。
因此,一些戏班的演出,尤其是粤剧方面,有些是在剧场内公演,观众买票进场,演员和观众都能享受冷气,成了戏曲发展另一个生存之道。
粤、闽戏曲加入西方元素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封闭社会,文娱方面只有样板戏,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舞台艺术作品。
“港台并没有这样的束缚,闽、粤戏曲受到西方影响,同时成为广传的民间戏曲。”张吉安表示,由于较中国更早接受西方文化,因此港台两地的粤、闽戏曲的改变最大。
广东大戏在化妆上没有明显的改变,1930年代在演奏乐器加入小提琴和夏威夷吉他,戏曲风格也有改变。
“在二三十年代,港人的粤剧植入西方故事,例如曾改编西方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以粤剧方式演译故事内容,但没有改变服装和造型。”
台湾方面,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入西方元素,演出中加入如爵士鼓或小提琴等西方乐器。
方言保住精髓
方言是地方戏曲的关键,其他什么都能变,就是方言必须留在地方戏曲。
不管是歌仔戏或粤剧,加上不同的乐器也好,或者内容和服装上有所调整,只有以属于戏曲自身的方言演出,才能保有地方戏曲的精髓。
张吉安表示,他看过有人把儿童演出的歌仔戏,把当地传奇故事作为戏曲内容,服装也有别以往,这属于创新,无关对错。
中国现在行时装版粤剧,不以古代历史为背景,而以民初为主轴,穿上民初的服装演大戏。
“戏曲以唱腔、语言和音乐为主,创新的做法较属实验性质,一般戏迷或不能接受,包括我自己,因为戏曲穿上古装较有味道,但开创是一种自由,不能轻易否定它。”
学院办课程迈向专业
传统地方戏曲演员和乐师,大多数以拜师学艺或偷师方式习艺,没有一个制度来量产戏班工作者。
随者时代变迁,中国广东的粤剧在政府支持下,让粤剧成了一门课程,供有兴趣于此的人攻读,除了设立院校,甚至成立粤剧院吸收剧艺工作者,让粤剧走上专业之路,成为一份不错的职业。
张吉安指出,大马未来戏班文化或来自这类外援,我国没这方面的训练制度,但中港台却有戏曲学院。
“中国当地的戏曲可在学院学到,学成出来社会工作,即使没进入剧院当主角,也可以来大马变成戏班的主角。”
他曾到访广州粤剧院和红线女粤剧院,发现员工可高达200多人,包括演员、乐师、道具、化妆、宣传、编剧,皆是上班族,领取固定薪金,反观大马的演员只能演一场戏,拿一场戏的收入。
“广州有艺术学院,除了可学习男女高音,也有粤剧系,之后可以进入粤剧院工作;广东的大学也有戏曲系。”
他指出,这是中国的文化,政府负起了“养育”民间戏曲的责任,这在大马是不会,也不可能出现的事。
戏曲不只演还要唱
中国共有360多种戏曲,在上世纪的各籍贯戏曲中也包括曲艺。
“以前戏班不只是演,还拥有曲艺,作为演戏过程中的暖场之用,附属在戏班的说唱艺曲。”
张吉安指出,例如广东地水南音这项曲艺,是附属地方戏曲之下,属于民间曲艺歌谣。
“以前唱广东地水南音都是视障者,帮人算命和卖艺;算命时会唱歌娱乐大众和招徕顾客。”
大戏是从前人们的唯一娱乐,只要有戏看,任何事情都要靠边站,因此大戏就像是现在的流行歌曲,演员就把戏曲唱出来。
聘外援省费用
谈起现在的戏班,张吉安认为那只是以一个组织的形式存在,未必依然拥有戏班的灵魂,这是由于戏班中的演员或乐师,吸纳了来自中、港、台、泰的外援。
这些外来的二三线戏班演员,相对当地的一线演员的酬劳较低,因此大马戏班班主付得起演出费用;至于本地演员不少已上了年纪,接班的也不够资深,大多数是业余演员。
他指出,戏班请来都是长期唱戏的专业演员,大马的戏曲行业,一年到头只有农历七月是旺季,大马负担不起那些演员长驻本地的费用。
让外来演员和乐师进驻本地戏班,也许正是其中一种为本地方戏曲文化续命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本地地方戏曲移植了外来者的“心脏”,才可能具有生命力的度过另一个10年?
戏班小知识
戏曲界为何称为梨园?
*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在位时,由于喜爱歌舞,因此于唐元年间(公元714年)把北禁苑、华清宫、长安太常寺和洛阳太常寺四大梨园,作为音乐、舞蹈和戏剧的活动中心,促使梨园成为最高皇家音乐舞蹈学府的地位。
*梨园此后从进入民间,演变成今日的戏曲、歌舞、杂技、影视等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梨园子弟,尤以地方戏曲这一个文化行业,更将唐明皇视为梨园鼻祖。
梨园子弟谁最大?
*唐明皇对于戏曲的喜爱并不止于观赏,而是亲身投入演出,他 6岁的时候就在祖母武则天、皇亲国戚及群臣面前,表演名为《长命女》的歌舞而赢得赞赏。
*他当了皇帝后,对戏班的演出热诚不减,而且非常爱演丑角,无论角色大小,都很认真的登台演出。
*根据戏班“生旦净末丑”排位,丑角并不是要角,为了不失皇帝之威,唐明皇在演出时,特别在脸部挂上一个小块白玉片遮面,造成后世演丑角者,便在脸上画上一个类似白玉片的白粉块,这即是今日的丑角脸谱。
*唐明皇爱演丑角,让这个角色有了特殊的身份与地位,戏班中,无论你的演技与唱腔多出色,在戏班中永远是老二,唯有丑角演员才是老大,因为尊“丑”就是尊敬皇帝。
什么是样板戏?
样板戏,全称革命样板戏,指1967至1976年间,由官方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认定的一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的舞台艺术作品。
什么是折子戏?
折子戏是指戏曲中的一段戏,又称折戏、散出、散剧、集戏等,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可说是全剧的灵魂所在,如《白蛇传》中的“盗草”、“断桥”等段落,最能吸引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