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出現“啃老族”,吃家里的、穿家裡的、用家裡的;青年是國家的生力軍,應當自力更生,才不負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國家對他們的期許。
青年要奉養父母,盡孝道;父母養育兒女,希望能安享晚年。只不過,在生活費高漲的時候,雙薪家庭過得很辛苦,父母年老當兒,也會主動做工幫補家用,協助應付必需的開支。
文冬菜販好多位都是上了年紀的村民,他們知道孩子的收入有限,家庭負擔沉重,自己種菜、賣菜,每棵菜都有他們的汗水。
種菜的成本高,能賺取的並不多,從播種、照顧、澆水到收成,一天過一天,一個月過一個月,若加上勞動力的付出,還要倒貼成本。
文冬菜販韓婆婆說,在太陽底下做生意,要挺得住悶熱的天氣,有時生意很冷清,太陽當頭才能回家。
菜市場的環境如此,反映大多數菜販都面對相同的環境挑戰,經濟不景氣造成市場淡靜,也是大多數商家經常要面對的困境。
越是市道不好,更加需要關心中下層人士。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愛心,多買一棵菜,就多一份愛心。
愛心不分大小,一點一滴的付出,匯川成河,愛心的份量變得更大。比如鼓勵多吃菜,不但對身體有益,也能幫助菜販多銷蔬菜;早點賣完,辛勤的菜販能夠早點回家。
散播愛心,讓社會少點暴戾;舉手之勞,不求回報,溫馨你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