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对华文拿A很感冒 闭门造G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高官对华文拿A很感冒 闭门造G

独家报导:丘惠萍
(吉隆坡8日讯)考试局几个高层“关起门来”,任意‘切割’分数决定成绩,是导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考获A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



熟悉及批改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华文科考卷的老师指出,可以考获华文科A的学生人数,事实上不会少得如此可怜,怪只怪考试局的分数切割点“作祟”!

批改华文试卷的老师都晓得,历年来华文科的分数切割点是最高的,故会尽量“放松”分数,学生确实也掌握到作答重点,算是达标。

无奈的是,这些有希望华文科拿A的学生,往往因为考试局几个负责划定切割点(cutting point)的高层官员决定,而以失望告终;消息指出,考试局把有关拿A的最低分数,定得比其它科目为高,不仅A+难考,A也难考。



消息指出,批改华文科试卷的老师会把考获各级分数的学生人数,呈给考试局;但他们不懂最终可以考获A等的学生人数。

“据知,是有几个考试局高层‘关起门’任意‘切割’分数,以决定学生的成绩。”

据《中国报》探悉,其实批改老师在按照考试局标准批改试卷时,已尽量放松及批高分数,即只要学生的答案与当局制定的答案相近,批改老师都会接受及打分。

但消息强调,批改老师并非盲目‘帮’学生考A或让他们过关而已,而是觉得学生的作答及答案符合要求并值得打分,学生就绝对具有拿A的实力。

“华文科难考A的问题,从2007年起延续至今都没有办法解决;考A+更难,从2007年起,考获A+特优成绩者,每年只维持在区区几巴仙,甚至零点多巴仙都有。”

“举例2007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考获华文科特优(A1)的学生,全国只有2%;2008年4%;2009年0.21%,2010年至今,只停留少于1%至1点多巴仙之间,可见当中难度。”

2007年至2015年\大马教育文凭(SPM)全国考获华文A+学生数据

2007年:2%

2008年:4%

2009年:0.21%

2010年:0.31%

2011年:1.23%

2012年:1.04%

2013年:0.63%

2014年:1.4%

2015年:0.99%

付费重审结果也一样

教育界人士说,即使家长或学生不满意投诉,要求校方及付费重审试卷,一般重审结果也不会带来多大改变。

受访者说,一般学生或家长对某科目考试成绩存疑或不满意,可向校方投诉,透过校方协助,由家长付费,要求考试局重审试卷;每科试卷的重审费用是50令吉。

“考试局约需一个月重审试卷,但多数出来的结果还是一样。若想通过重审试卷,期待可以拿A,其实是没用的,因为问题不在学生,而是考试局划定分数切割点‘无从追究’问题。”

不懂考试局“要甚么”

华文科老师陈招月说,老师已尽力教导学生华文科作答技巧,学生也尽力报考华文,但考获华文科A的学生还是少之又少,真是不懂考试局“要什么”?!

她说,多年来观察,华文科分数切割点每年最高,但如果那一年有人投诉,下一年考获A的学生人数就会增加,再下一年又故态复萌了。

她受访时说,每科分数的切割点似乎都有不同标准,往往A+和A之间,只是几分之差,学生的命运似乎都在几分之间游离。

她续说,由于不了解考试划定切割点标准,感觉学生考得A+,有如意外“奖励”。

她说,老师都在尽力教,学生也尽力考,有时看来学生整体表现不错,但最终公布的结果却是不理想的。

是否存心为难学生?

消息分析,华文科切割点多年来“高居榜首”是不争事实,唯最具争议及令人难以理解是,为何考试局老将华文科分数切割点定位这么高?到底是“太看得”起考华文科的学生,还是存心为难,亦或别有居心?!

“众多科目,为何近10年来偏偏是华文科这样难攀A,甚至90分都未必考到A+?反观,一些科目70分已可拿A+了,原因何在?”

消息批评考试局内部作业不够透明化,即如当中是以什么作为标准划定科目分数切割点?负责划定切割点的“巨头”为何不能光明正大出来解释,为何华文科分数切割点被定得如此高?

消息说,现有划定切割点黑箱作业的方式,变相将学生前途操纵在单单几个人手中,他们可将学生的成绩推向辉煌,也可以残踏学生的努力,当中的灰色地点及人为因素是不应存在。

◆懂多一点点

考试局划定的科目分数切割点,是指根据学生考获的分数等级加以细分,好比85分或以上归属A等级,但A等级又有细分A+、A及A-。

举例,当局划定某科目分数的切割点是93分以上A+、90分至92分是A,及89分至85分是A-,学生必须考获93分或以上才有A+,以此类推。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