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碧君:容不下其他字母的文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和碧君:容不下其他字母的文憑

大馬高級教育文憑與大馬教育文憑上週先后放榜,A與A’s又成了話題,考生拿到的成績單,似乎已容不下其他字母,沒有考到A,好像在說:你不是好學生,平時不用功。



大家為A與A’s爭論不休時,華人社會,特別是捍衛母語教育的家長,則在為孩子的華文科沒有A,而聲聲付伐,除了非議教育部刁難,教師阻報考華文,影響孩子的信心,也說考題太難,導致考生無法考到A,無法成為A狀元。

眼裡只有A與A’s的現象,說明了我國教育制度生病了,家長、學生、教師,只看成果,不問過程,大家似乎已習慣只看成績,不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什么,教育的意義被拋在腦后,沒有A或A’s的考生,是多么無奈。

馬來西亞要朝向知識型經濟的社會,人民的教育水平固然要提高,越來越多人想成為高人一等的知識分子,進入大學考取專業資格,是必經之路,學生特別用功,以便考取好成績,擠入大學及申請獎貸學金的奮鬥精神,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成績放榜,考生沒有考到好成績,對他們是很大的打擊,也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親,希望落空,而且還得憂心孩子的未來,擔心孩子沒有A或A’s的文憑,前途茫茫。

教育制度分類多

教育部在2014年4月宣佈落實新的校本評估制,取代注重考試成績的初中評估考試,校本評估制根據學生在學校的整體表現,進行評估,不以考試成績為準,教師可以從平常的教學中,知道誰真正用功學習,誰只盼及格,這也符合拒絕填鴨式教育的要求,

不過,我國的教育制度仍分很多分類與標籤,教育部以提升學校表現為名,將全國學校分級為精明學校、卓越學校,校內又分精英班、普通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被編排到后進班。

這種名不符實的教改,無法改變追求A與A’s文憑的成績至上思維,教育也本末倒置!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