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老師不忘50年前夢想 朱培興單騎2000公里籌款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前老師不忘50年前夢想 朱培興單騎2000公里籌款

追求夢想不是年輕人專利!朱培興用一輛腳車,為自己圓夢,也為華教獻力。
追求夢想不是年輕人專利!朱培興用一輛腳車,為自己圓夢,也為華教獻力。

獨家報導/攝影:王凱莉
(雙溪大年10日訊)50年前的夢想,今天終于完成!前獨中老師為完成當年環島之夢,退休后籌劃近2000公里的腳車之旅,並藉此活動為柔佛州笨珍培群獨中籌款。



曾在柔州寬柔獨中任職13年的朱培興(60歲),今年2月16日在培群獨中董事部等人見證下開始騎腳車出發,如今已完成逾半行程。

此趟環半島之行,預計花費40天至45天行程,沿途經過哥打丁宜、關丹、登嘉樓、吉蘭丹,並穿越東西大道至吉打,一路沿海南下,終點是笨珍培群獨中,全程近2000公里。今次他沒訂下要為培群獨中籌款的一定數額。

畢業于寬柔馬來文專修班的朱培興,曾在寬中教導馬來文,與太太育有2名女兒,2年前結束快遞生意,開始享受退休生涯。



在職場上勞勞碌碌數十年,他從未忘記當年許下的環島之夢。

朱培興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一直都有不定時運動,如爬山和跑步等,體能還算不錯,買了一輛市價3000多令吉的腳車,開始學習騎腳車的技巧和常識。

他說,從一開始,腳車之旅原本只是退休的夢想,臨出發之前約2個月,為了讓這趟旅程更具意義,決定藉此活動支持華教,為笨珍培群獨中籌款。

此次出遊,朱培興不是以趕時間模式完成2000多公里的行程,而是以休閒方式進行,趁機去一些未曾到過的地方,如東海岸島嶼等。

他規定每天平均花費100令吉,但在過去19天,部分地點獲得一些地方人士甚至學生接待,省了花費不少。至于一天的行程,胥視路況,最遠是約120公里。

“我年紀不輕了,不能像年輕人般帶著睡袋趴趴走,騎到那裡睡到哪裡,我都是找地方住,好好休息后再繼續行程。”

有意了解他的行程者,可瀏覽面子書專頁“單騎半島行Pedalling for Pei Chun”。

手機太方便地圖用不上

朱培興說,科技發達所帶來的便利,連隨身帶著的地圖,也幾乎沒用上。

他說,一般都會用谷歌地圖查詢路線,而再找不到,就直接問人,所以不會有迷路的問題。

他說,每天回到住宿的酒店,他都會用手機記錄下當天的心得,將照片載至其活動專頁,許多學生都會一直跟進他的行程。

他說,他很少自拍,較喜歡記錄下沿途美景和有趣的人事物,很多時候也沒有用相機,都是用手機拍。

他說,當年他是馬來文老師,但也負責帶男童軍課外活動,這都讓他在當年與學生建立密切的關係,多年來也有與一些學生維持聯繫。

他說,這趟旅程,也有與一些30年未見的學生接待他,師生再次見面敘舊。

朱培興在腳車掛上了小旗幟,為籌款活動宣傳。
朱培興在腳車掛上了小旗幟,為籌款活動宣傳。

助笨珍培群獨中籌款
只因當地人幫過寬柔

獨中一家親!

朱培興除了曾是寬中老師,也曾擔任寬中董事,今次他幫助笨珍培群獨中籌款,其中原因是笨珍人也曾為寬柔盡心盡力。

朱氏在雙溪大年新民獨中分享會上談起兩地的淵源,包括寬柔的建校校史。

他說,1925年6月23日,寬柔董事一行人從新山徒步冒險到笨珍籌款,當時,兩地尚未有來往公路,董事們一行人更不幸迷路,后來在當地爪哇人協助下,一行人在第二天抵達笨珍。

“當時,笨珍正在舉行大型的神誕慶典,當地華社落力捐獻,為寬柔籌得了一筆可觀的數目。”

朱培興說,這還不是他為該校籌款的唯一原因,而是數年前因生意關係常到笨珍,認識了培群獨中董事長林青賦,更了解該校的情況,以及看到林氏為了華教做出的犧牲而深感敬佩,讓他毅然決定將以腳車之旅,為該校籌募軟體基金。

登州路況最好

朱培興說,騎腳車經過多個州屬后,發現登嘉樓道路狀況最好。

他說,從柔佛出發,一路沿著東海岸再貫穿東西大道,來到北馬吉打州,至今完成約一半行程。

他說,他的行程安排並不緊湊,但一路上的“雜物”路況,讓其車輪耗損更快。

他說,其隨身攜帶的備用胎,也會用完,沿路就會一直設法補倉,也有熱心朋友協助聯繫,找到適用的備胎,以備不時之需。

他認為,登嘉樓的道路狀況好,其他州屬則有待改進。

丹州馬來語難溝通

專修馬來文科系的朱培興,一路上都可用馬來文與當地民眾溝通交流,唯獨吉蘭丹州的馬來文,讓他覺得很難溝通。

在與雙溪大年獨中校長王增文交流時,他不忘叮嚀王校長,應設法讓學生了解學習馬來文的重要性。

他說,自己的馬來文基礎,都還挺實用的,唯獨是吉蘭丹州馬來語的獨特口音,也難倒了他這個前馬來文老師。

他說,身為馬來西亞子民,把馬來文學好,對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有利,因此獨中生在學好自己的母語的同時,也應注重馬來文和英語學習。

他說,一路上,他也遇到數名外國人,而一些非英語系國家出身的外籍人士,大多都可以用不錯的英文跟他交談。

馬來民眾最熱情

朱培興說,在整個行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認為馬來民眾最為熱情,也最會主動打招呼。

他說,旅程上,尤其穿越東西大道和川行東海岸路線,當地居民大多數都是馬來人。

“一些人都沒想到我是馬來西亞人,以為我是來自台灣或新加坡,一路上遇到很多民眾很愛聊天,尤其政治課題,聊得不亦樂乎。”

他說,他只準備餅干等簡單干糧,很多時候,因騎車太累,無法馬上進食,而是休息約半小時后才能進食,大多數是騎到哪裡,吃到哪裡。

分享故事勉學生敢敢追夢

朱培興週日(6日)到訪雙溪大年新民獨中,分享旅遊所得小故事,勉勵學生敢于追夢,發掘世界。

他分享數年前看到中國梅州一則記載與一座古剎的故事,即曾有一名古代高官,在考到進士之后,受召到京城當官,而當時他到古剎進香時,題下了“頂外無山”4個字,凸顯了他當時狂傲無人的心境,然而,廟宇礙于他是官爺,而不敢得罪之,將4個字匾起,張掛寺內。

他說,該進士到了京城后,才發現原來如他的人才多得很,此時才開始懊悔當時在古剎題寫的4個字。直至他在數年后回鄉時,再返回古剎時,再題下“空中有月”,表明他看清世界很大的心境。

他以此故事勉勵學生應該追求夢想,從此時開始,走出外頭發掘未知的世界。

王增文讚朱培興英雄氣魄
大年新民獨中籌獲RM3615

雙溪大年新民獨中校長王增文指出,朱培興在50年后,為自己的兒時夢想踏上征途,且一路宣揚獨中教育,英雄氣魄讓人激賞。

他說,為響應朱培興號召,該校也在數日內在校內進行籌募,並籌得3615令吉作為笨珍培群獨中的軟體教育基金。

他說,朱培興老師的愛護華教精神,也將成為學生的典範,他也祝福朱氏在接下來接近1000公里的行程得以順利完成。

朱培興在抵達雙溪大年新民獨中前,也獲來自雙溪大年一帶的腳車愛好者陪騎;大年山地車(SPMTB)也在該會每月的踏踏樂活動,響應朱氏的號召為笨珍培群獨中募款。

訪2獨中佩服辦學精神

朱培興在過去19天內,一路從柔佛出發,沿路拜訪2所位于東海岸的獨中,更佩服這些獨中的堅持辦學精神。

他說,在1月21日和28日分別拜訪了關丹中華中學和吉蘭丹中華獨中。

他說,論教學資歷,其13年的教職生涯不算什么,而這次的旅程,他也盡量配合時間,拜訪一些獨中,並為培珍獨中籌款活動宣傳。

“以前教學時,我還輪不到機會代表學校派到其他獨中,這次行程,獲得一些學校和當事人士熱情接待,從交流中,讓我體會各地方辦學的艱辛,這些華教人士的堅持精神更讓我銘記,要捍衛華教。”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