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地名(第1篇).吴仲达:马共曾攻击.依方言译音 Bukit Kepong是武吉哈逢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玩玩地名(第1篇).吴仲达:马共曾攻击.依方言译音 Bukit Kepong是武吉哈逢

这是武吉哈逢当年遭马共攻击的警察局的遗迹。
这是武吉哈逢当年遭马共攻击的警察局的遗迹。

1980年代末期,成立不久的马来西亚华文报刊编辑人协会交托笔者编辑《统一译名手册》,统一个华文报的地名、人名的翻译。笔者从各报取得资料,编出手册交给编协,这本书没出版,笔者对全马的地名有兴趣,写了一系列的“地名趣谈”于2000年3月1日《中国报》副刊连载。本文是这篇文章的延续,加入90%的新资料。



手册没出版,后来华社资料中心出版,由苏伟妮主编的《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编协手册成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从“玩玩地名”的系列文章,读者可从地名中了解一些地名来源、地理、历史、趣闻、美食等,行文简洁、生动、读之趣味盎然,其中许多城市作者都亲自到访过。如有遗漏之处也希望读者指教。作者电邮为:[email protected]

在过去电视第一波道经常播放一套“马来语残片”,这部影片约已50余年历史,据称已播放了超过数百遍以上。这套影片的内容是描述在五十年代,马共伏击Bukit Kepong的警察局,造成十余警员殉职。



我看过在华文日报的电视节目表里,Bukit Kepong 这个地名,被译为“武吉甲洞”,其实这个地名正确的华文译名是“武吉哈逢”,这是柔佛州麻坡县属下在麻河旁的一个小镇。

“武吉哈逢”这部电影故事是发生在1950年2月23日紧急状态时期,马共在凌晨派出部队攻击武吉哈逢警察局,13名警察,6名甘榜守卫殉职,两名妇女与两名孩子丧生。马共方面有7人死亡,估计15人受伤。这事件当年轰动全马。(注一)

马来西亚地名的中文译名相当有趣,有些是根据华人方言的译音,有些是早年华人所取沿用至今,它与马来名称完全不同。像上述的Kepong,在当地音译为“哈逢”,而吉隆坡附近的Kepong则音译为“甲洞”。甲洞原是一个新村,现在已演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市镇。

以洞为名却没洞

在半岛华文地名以“洞”为名的可不少,像怡保县属下的“九洞”(Jelapang),槟岛有“日落洞”(Jelutong),这是已故“日落洞之虎”卡巴星的国会选区。

在马六甲中央县也有同样的地名称为“日落洞”(Jelutong),柔佛州笨珍县有一个叫 Jelutong的地方,华文称之为“二河东”,二河之东,很有想像空间。

霹雳州拉律马当县也有一个叫Kampung Jelutong 的地方,中文称为“甘榜日落洞”。雪兰莪州沙阿南有一个区称为Bukit Jelutong,尚未见有华文译名,我们译之为“武吉日落洞”吧。

Jelutong或Jelutung在马来文是一种树木的名称(Dyera Contulata),可高达60米,直径2米,这种树在马来半岛随处可见,也生长在婆罗洲、苏门答腊和泰国过南部。

在霹雳州近打县的“九洞”,马来文是 Jelapang,它是米仓之意,九洞在还未建成新村以前可能是个盛产稻米的地方,所以九洞早年的华文又名为“米棚”。

图为椰壳洞的内景,现在成为旅游胜地。
图为椰壳洞的内景,现在成为旅游胜地。

椰壳洞成游客必到景点

坐落在怡保南部24公里永平附近的“椰壳洞”(Gua Tempurung)是全马最大的天然石灰岩洞之一,长1.5公里。此洞的洞穴就像是由五个椰壳所组成,每个洞顶独有不同的石笋和钟乳悬挂著,是途经的游客必到之地。

椰壳洞从公元8000年前起已一直存在着。这也是全马来西亚最大的天然石灰岩洞之一。

此洞大约长1.5公里,坐落在怡保南部24公里的永平附近。此洞的每个圆屋顶都有不同的温度、水平线、石灰石和大理石等。

椰壳洞在紧急状态时期是马共游击队的基地,曾被英殖民地政府判处死刑的李明便驻扎在这里,她回忆说:“这个山洞很大很大,洞内平坦的地方比篮球场还要大。洞内层层叠叠,有一级比一级高的平台。山洞很深,石壁陡峭,溪水贯穿,清幽凉爽。”

椰壳洞在当年是马共出版物《人道报》的编排、印刷和出版的基地。今天在洞内的岩壁上还留着当年马共份子所绘的壁画,同时洞内有一处被旅游局命名为“李明洞”。

(注二)

★注一:来源自Harry Miller 著“Menace in Malaya”,第136页。

★注二:郑昭贤著:《马共奇女子,陈田夫人—李明口述历史》第31页。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