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4死又傳學生自殺 曾說壓力大.港大生跳樓 | 中國報 China Press

5天4死又傳學生自殺 曾說壓力大.港大生跳樓

死者父親認屍時情緒激動。
死者父親認屍時情緒激動。

(香港10日綜合電)香港又有1名學生自殺,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名三年級男生,懷疑不堪學業壓力,周三晚上留下寫有“自己做得不好”的遺書後,從黃大仙住所大廈天台墮樓身亡。



香港媒體報導,這是5天來第4宗學生自殺案,也是去年9月開學以來第20宗學生自殺悲劇。連串學生自殺事件已引起當局高度關注,教育局週四下午召開緊急會議,與多個學校團體商討。

死者蘇俊僖(20歲),為家中獨子,與父母同住黃大仙上村壟善樓一單位,他是港大文學院三年級學生,其父母均有工作。

教育局開緊急會議



周三午蘇原相約中學同學吃飯聚會,在約會時間前他亦有在WhatsApp留言,但到了聚會時間,他失約沒有出現,同學遂致電其手機擬催促他,接聽的卻是警員,並且得知蘇的死訊,同學們驚聞他出事,立即趕至現場了解事件。

據其中學同學稱,蘇讀書成績佳,曾拿過獎學金,為人很好,但近期與同學閒談時,曾說有很大壓力,但沒透露詳情。

案發周三晚6時許,蘇獨自在家寫下遺書後乘電梯上天台,未幾,大廈天台門警鐘響起,保安員正擬上樓查看之際,蘇被人發現從大廈高處飛墮地面通道,當場頭爆肢折斃命,保安員發現致電報警。警員及救護員接報到場,證實蘇已死去。蘇的父母當時均在上班,聞訊即趕返認屍。

警員在事主的睡房書桌上撿獲其遺書,大意謂“自己做得不好”,但沒透露詳情。

警方翻查大廈閉路電視,發現蘇在下午5時30分離家乘電梯上天台,疑經一番思想掙扎,最後開天台門跨越天台欄河躍下斃命。警方調查後認為案件無可疑,召仵工將屍體移送殮房。

中大助理院長:醫科生壓力來自社會

本學年至今已有5宗中文大學學生自殺,中大輔導長吳基培周二晚公佈成立專責委員會,採取即時應變措施。

中大採取的措施包括增聘精神科醫生,每星期駐校當值一日;學生事務處輔導員由現時8人增至11人;校方亦會主動聯絡危急個案,並加強宣傳情緒病的認識等。

日前墮樓自殺的中大生包括一名醫科生,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古明達在報章撰文指,醫科生的真正壓力來自社會,整個社會均期望醫生是完美的,對醫生的人為錯誤零容忍,即使是不構成危險的些微失誤,都會成為傳媒焦點。

本學年第20宗自殺
大學生佔8宗

香港近日接連發生學生墮樓事件,本學年至今已發生20宗學生自殺事件,其中有8宗均為大學生,亦是5日內第2宗大學生自殺案。

周三的案件是3個多月內第2宗港大學生自殺事件。去年11月28日,一名在港大就讀碩士的21歲姓劉中國女生,疑學業、感情及未能適應香港生活困擾下,從租住的西營盤第二街143至149號8海昇大廈25樓寓所攀窗墮樓尋死,幸獲帆布簷篷卸力大難不死。

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連日發生年輕人自殺事件,容易令有潛在情緒問題的人出現模仿效應。

他認為,受情緒困擾的年輕人容易受人影響、向別人求助的動力小,呼籲網民停止轉載自殺的新聞。

黃之鋒:官員校方流鱷魚淚

香港接二連三有學生自殺,香港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週三在其面子書稱官員校方是流著鱷魚淚的人。

黃之鋒在一連好幾天在面子書轉發及分享了有關香港學生自殺相關報導。他說,官員、校方不正視問題,還要假惺惺出來說“感到悲傷”, 再補多句“已有機制處理”。

他說:“若身為香港人的你,也不好好反思青年自殺問題成因,然後繼續盲目認“要生存就要捱得苦”,那你就只是在和那些流著鱷魚淚的人同流合污而已。”

激進派藉機鼓動暴亂

香港學生墜樓事件近日接連發生,本學年至今已發生20宗學生自殺事件,連同最新一宗,共有8名大學生喪命。

這些自殺學生分別來自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和樹仁大學,其中包括醫科生。

不料,香港社會對年輕人情緒困擾的正視,卻淪為少數政界人士“抽水”(即佔便宜)及互相攻擊的籌碼。

《星島日報》週三社論稱,學生自殺成因有多方面,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止血,不讓這股風氣蔓延,培育學生尊重生命價值,“無論家庭和學校,都需要織好這個感情支持的安全網”。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稱,政客不應再冷血地製造混亂言論,互相指責,或者宣傳政治理念,而應從多個層面去檢視學生自殺問題。針對有人鼓動年輕人尋死前要積極考慮“上街戰鬥”,曾潔雯反問,“如果這是你的子女,你是否會這樣呼籲?”

香港《文匯報》週三的一篇評論稱,如果這些政客認真了解每一個輕生學生的相關新聞,就會發現,當中不少是情緒問題、學業問題所致,而不是所謂的“政府迫死學生”。

求助個案急升
學生怨沒時間玩

香港接連發生學生自殺,向少年提供多媒體輔導的“關心一線”負責人表示,今年首兩個月共收到58宗學生企圖自殺的求助個案,即平均每月近30宗,對比過往3年平均每月收到10宗求助數字,有達2倍增幅。

有小學生在求助時埋怨“無時間玩”、見父母如見功課“催命符”,亦有家長致電熱線,擔心子女不堪學業壓力輕生。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督導主任徐小曼周三稱,不少小學三四年級生致電熱線,投訴學業壓力大,至他們“無時間玩”,又有指每當看到父母歸家即代表“又要溫習功課啦”,即使是周末亦要參加各項補習班、興趣班;惟當社工向家長反映子女想法時,有家長認為子女已有足夠時間玩樂,例如家長認為安排子女參加烹飪班,已經是玩樂的一部分。

徐表示,協會亦不時收到升中一生、文憑試考生的求助,認為考試壓力太大,萌起自殺念頭。 徐認為,學業壓力一直是學生求助的主因,但強調青少年有自殺念頭並非單一原因引致,社會環境氣氛、求助者個人解難能力、親友支援等多個因素均會影響其想法。

徐小曼提醒,情緒低落者應盡量避免在夜深人靜時,獨自上網看相關的新聞及留言,盡量讓自己思想“放空”,可以聽音樂、吃一頓美食,再找朋友傾訴,往往可在傾談中為自己找到出路。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