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誠佈公才能服眾
24個華團和華教組織針對大馬教育文憑(SPM)華文科難考的問題,週五召開記者會,號召更多團體聲援,以向教育部提呈備忘錄,向教育部追根究底。
SPM華文科難考,以致頂尖優秀生也難以考到A的問題,纏擾著華社許久。究竟是華文科水平過高,或是考生水平太低?當中,也衍生了政府蓄意打擊華文生存條件的陰謀論。
公佈評分標準
要找出問題出在哪裡,最好方法是政府有關教育單位開誠佈公,接受驗證。但時至今日,隸屬教育部的大馬考試局和大馬考試委員會,從沒針對SPM華文考題太難問題作出交代,也沒有公佈華文科成績的評分標準。這也使得考試局黑箱作業,操控華文考獲A的巴仙率或及格率的論調,甚囂塵上。
根據有關說法,當局若要提高某科目的及格率,只要把及格的門檻定在低至30分,便能大大提高及格率;同理,若把A的門檻定在90分以上,甚至更高,學生要考獲A+便是難上加難。當局以甚麼考量來設定門檻,情況神秘。如果當局自認一切秉公處理,實應公布門檻標準和評分標準,以正視聽,並保護自己權威。
不利華文教育
這問題存在多年,已對華文教育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進入師範華文組的學員必須要在SPM華文科考獲A或A+,如果考到A的人數不理想,便會直接影響華文教師的師資來源。
SPM華文科難考也使考生倍感壓力,對華文科打退堂鼓,自然不利華文華語的傳承。也許事實是華文科的考生水平大不如前,在華文科考不到佳績乃是咎由自取,但至少教育部要公開門檻標準和評分標準,接受廣大公眾和學者的驗證,取信於人,證明沒有蓄意刁難,才能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