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素燕:老师:天使或魔鬼?
(专题作者)
以前,孩子给老师鞭打或处罚,许多家长不问情由,就认定一定是孩子错了,该打,甚至应该打多几鞭。
这个年头,老师处罚学生,家长轻则投诉校方,严重就闹上社交媒体、警局、要老师登报认错,闹到全城皆知。
那个把孩子完全交由老师赏罚管教的年代,说得好听是家长信任老师,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全权交给老师。
但从另一方面看,是家长把老师“神圣化”,认为老师做的事全是对的,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推到老师身上。
这个年代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参与度较高──不只在校外的学习,甚至孩子在学校的作息。
尤其是社交软体普及,家长都有老师的手机号码。
许多家长可能三更半夜还通过WhatsApp问老师:“华文考试考什么?”、“明天是不是有听写?”
然而,许多家长跟老师的关系,不见得比以前好。
除了体罚这种比较具争议性的课题,许多家长也会为了学生的座位安排、作业数量、老师责备孩子、没选上孩子参加演讲比赛等事情,跟老师陷入敌对关系。
他们不私下跟老师沟通,不管发生什么大小事,会直接在社交媒体、群组里贴文批评、责骂老师。
家长老师如婆媳
很多时候,只要有一个家长公开指控某位老师,挑起其他家长的情绪,后者就会跟进发表对老师的负面言论。
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的纠纷,像婆媳纠纷一样复杂,旁人也理不清。
其实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好,家长和老师之间无论谁对谁错,一旦情绪化处理问题,最终的受害者,始终是夹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孩子。
老师是人,凡人皆有光明面和阴暗面,家长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不需要“神圣化”老师的身分,但也不要“妖魔化”老师。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家长跟老师的交流方式,连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