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球.讀書
人一生可以活多少種人生?
又不是演員,一年可以演幾個不同的角色,體驗體驗做別人的新鮮。
即使旅行,也只能在現有時空裡到處短暫做客,不是不好,但總是不夠。
若想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約束,跨越個人領域和認知的框框,往無限的那一頭伸展,讀書確是唯一途徑。
拿起一本書,你就可以跟隨達爾文乘小獵犬號,到19世紀的世界各地考察;可以在馬奎斯的馬康多小鎮觀察拉丁美洲的百年興衰;可以分別同20歲和40歲的胡適對話,聽聽他在不同年紀對新文化運動的不同見解。
拿起一本書,你便可以化身偵探,與福爾摩斯一步步破解懸案;可以暫做極地探險家,探索地球奧秘和個人精神極限;可以像孫悟空,一次弄出十幾個小分身,進入小說各個角色的腦袋裡,一一瞭解他們的心態和想法。
別人也許花上半生去經歷、去研究、去撰寫的,你只用一個月去閱讀、消化、吸收,還有比讀書更佔便宜的事嗎?
有——讀一本書話。
書海浩瀚,經典何其多!無奈此生卻有涯,再不甘心也無法將每一本書都讀遍。這個時候,就有人讀了書,再將一本書寫成短短一篇書話,替你整理書本類別、介紹書本內容,就像在一本書裡頭為你建構一整座圖書館,給你一副在書海徜徉的導航系統,那簡直是一項偉大崇高、聖潔無比的慈善工作!
瀏覽圖書館,最開心的莫過于發現。發現一本精彩的書,發現一個有意思的題材,發現一位值得留意的作者。在一本書話裡,一些你根本不知道存在著的書,一本本你從來沒想過要看的書,按秩序條理列隊出場。像電影預告片一樣,用短短篇幅呈現內容概括和精彩片段。燕瘦環肥,讀者心裡有了個底。
讀梁文道的《讀者》,就像是瀏覽一座圖書館。而更勝于圖書館的,是書話裡,同時分享讀書心得。梁文道更以多年讀雜書的修為,漫談作者、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相關的人事物。就是給你一瓣橙肉還不夠,還讓你瞧瞧那拔下來的橙皮、那栽在小坡上的橙樹,還要告訴你照顧過橙樹的園丁是何許人也,他們同時又種了哪些果樹!
此次讀《讀者》,最有趣的就是發現了“書皮學”這一詞。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專用名詞啊!據作者說,從前一個看起來像是個博覽群書的鴻儒,什麼書都能說上兩句,但追問下去卻是東拉西扯,顧左右而言他,表面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則絕不深入。此類人即是“精通書皮學”。
不過現代讀者,無論自覺或不自覺,個個或多或少都懂一點書皮學,否則如何在浩瀚書海中,挑出想要讀的書?出版社若不懂得書皮學,如何確保書本能夠吸引讀者?
不過,道行夠高的讀者,除了能從書皮探出書本虛實,還能憑書皮就“讀通”一本書!怎麼我從來沒想到這一點?
嘿嘿,我也要鑽研書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