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Maslow)從1943年開始,歷經16年的學術鑽研和實踐,歸納出人類七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認知、美感、自我實現。
馬斯洛的其中一個假設,是當人的某一級需要得到最基本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然而,現實中的需求,不一定“循序漸進”——有些缺乏安全、愛與歸屬、尊重等的人,一樣可以“跨欄”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要自我實現,肯定得面對一峰又一峰的考驗。
夜色之濃,莫過于黎明前的黑暗。
生命之苦,莫過于理想實現前的煎熬。
關于自我實現,《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英國人和牧羊少年曾展開了有意義的對話:當人全神追求一樣東西的時候,也正是人最接近天地之心的時候。它永遠是一股正向的力量——在練金術中,叫做“天地之心”。
“地球也有心。我們都是這個心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極少察覺這個心正為我們而作用著。”
少年,其實一直不斷在自我實現的路上精進。
他很喜歡旅行,所以去做了牧羊人。
他遇見了撒冷之王麥基洗德后,深知“天命”的可貴,又放棄了羊群,去追尋他所夢見過兩次的金字塔附近的寶藏。
他的錢財曾經遭洗劫一空,但他沒有折返回頭;商隊奔向何方永遠是個謎,但他知道,沙漠需要有夥伴照料;面對變幻莫測的沙漠,他還是咬緊牙關前進……家,永遠在等著擁抱傷痕纍纍的他,但他知道,夢想也在風沙的背后等著他。
少年,原本可以當無憂無慮的牧羊人、水晶商店的高薪員工、綠洲少女的富有夫婿、或者綠洲權位非凡的參事……但他可能因此醉心于人工製造的俗世生活,迷失在物質和人際之中,失去了與宇宙之心的聯結,失去了發現自我實現的能力。
少年內心的感召是如此強烈,強烈如一股旋風,飛越一峰又一峰的峻嶺。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無止境的追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老人曾說:“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被毀滅,但不可被打敗。”這裡的“不可被打敗”不等同“怕輸”,而是指人類不屈不撓、永不言棄的精神力量。
“不可被打敗”的精神,讓人類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