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巨擘(5) 大师风范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幕后巨擘(5) 大师风范

马汀在必要时出手相助,有效的帮助艺人克服个人不足的障碍,的确是大师风范。
马汀在必要时出手相助,有效的帮助艺人克服个人不足的障碍,的确是大师风范。

文/杨剑



马汀与披头四合作8年间所灌录的12专辑各有特色,难得的是在创作上又能与时并进,与青少年的快速成长与蜕变吻合,变成每一张都有收集及反复聆听的价值。

披头四的首两张专辑,本身作品只占一半,其他的都是翻唱他们仰慕的美国乐团或歌手歌曲,到了第3张《A Hard Days Night》因是他们首部主演电影歌曲,为符合剧情所需,才首次尝试全用本身作品,但过后马汀却认为他们的作品有些还不太理想,所以到了下来的《Beatles For Sale》及《Help》(次部影片歌曲)又再翻唱别人部分歌曲,但数量已减至三分之一。

真正的转蜕点是65年底的《Rubber Soul》,这回的清一色作品,不仅旋律动人,歌词内容亦有惊人突破,两位创作先锋连侬(John Lennon)和麦卡尼(Paul McCartney)的作品触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对人生的感怀,特别是《Nowhere Man》和《In My Life》 两首经典,年纪不到30的他们已对个人成长及对人生际遇有所感叹,唱出了诗和哲学的境界。



此专辑录制完毕后,监制马汀认为披头四的作品经过3年在录音室的磨练,及在进取心的驱使下,对录音制作的好奇及不解时,都会死缠烂打的追问不停,从马汀身上吸取了不少养分,而作品的质素得以大幅度提升,今后的录音曲目,已不需“外援”。

66年开始,也是披头四进入他们录音创作力的巅峰时期的第2阶段,马汀开始放手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上“话事”,他则全力帮助将他们脑海中的作品概念实现在最后录音效果上。

他们不但对本身作品、乐器弹奏、歌唱及和音都有严格要求,也极力希望增加乐队的歌曲整体音色,除了原本4人负责的鼓钹、低音结他及结他以外,觉得有时需要管弦或铜管乐器,甚至包括印度sitar琴来润饰歌曲色彩,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时,马汀就会出手“相救”,他直言不讳的表示到了这个阶段他已无需像开始几年要多方面的去协助他们录音,而是成为他们的创作伙伴及音乐导师,一起探讨并设法解决他们在音乐上,而非作品上所面对的难题,还在需要时为他们编曲或当他们临时的键琴手,这也是他获得第5位披头四成员美誉缘由。

在这方面,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在《Yesterday》一曲中他不赞成用任何电子乐器,而特别编了一个优雅的室内音乐式弦乐四重奏伴奏。还有《In My Life》中,把中间过门的钢琴独奏的节奏比原想采用在录音时故意慢了一半,然后再在混音时把它加速回原来想要的拍子,产生了一种有如大键琴的特异又悦耳效果。

这种将摇滚乐队即兴作品提升为高质素世代相传不朽作品,而在他们提升时,自动在工作岗位上把运作方式转移,更有效的帮助艺人克服个人不足的障碍,的确是大师风范。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