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玩地名(第6篇) 吳仲達:紅泥山鞋業風光不再 黑木山外有天堂

和豐地標獅子山。

以山字為名的地方,怡保的“紅泥山”(Bukit Merah ) 在1952年開闢為新村,近打谷是產錫地,早年當地村民大部分為礦工、硫琅妹,少數務農、割膠等。在60年代曾發展成為製造皮鞋的中心,輝煌時期村內有百家鞋廠,運銷海外,由于品質優良,有口皆碑,但在中國的廉價皮鞋湧入后,紅泥山的造鞋業風光不在。

在上世紀80年代,紅泥山居民反輻射抗毒事件,經過10年的抗爭,亞稀廠到了1992年才被怡保高庭下令關閉。這件轟動全國的事件,人們記憶猶新。

同州的吉輦縣也有一個也叫著“紅泥山”(Bukit Merah )的地方。

半島地名有山字的地名還有檳城的“木蔻山”(Pulau Jerajak)的小島,在檳城本島的東南面,面積362公頃。早在英國殖民地時代曾被用來隔離痲瘋病患,后來又被改成拘留所,大多數的扣留犯都是毒販和私會黨徒。1993年宣佈關閉后,發展成為度假勝地。

在吉打北部與泰國邊界的小鎮“黑木山”,馬來文叫 Bukit Kayu Hitam ,中文名字譯得切貼。黑木山是購物天堂,也是歡樂的天堂,越過黑木山進入泰邊境的丹諾市鎮,婦女們購物興會大起,男人則會因美女如雲而狂歡,流連忘返,而商家卻因客似雲來而開心!

◆注:怡保紅泥山又稱紅坭山

大山腳老教堂

檳城威省的“大山腳”(Bukit Mertajam),馬來文 Mertajam 是一種大樹的名稱。

大山腳聖安納教堂是著名的古老教堂,這間天主教教堂每年主辦一次的聖安納節吸引來自馬來西亞各地的信徒到大山腳來朝聖。

在華人社會,大山腳最知名的是伯公埕盂蘭勝會,擁有北馬最大尊的大士爺。在中元節火燒大士爺的儀式已有130年的歷史。

礦場小店叫和豐

近打縣的Sungai Siput Selantan 華文俗稱為“石山腳”,早年客家人稱為“獅子山”。至于近打縣的 Sungai Siput ,華文稱為“和豐”,這裡過去有一頭“和豐之獅”,不過在2008年308大選的政治大海嘯中被淹沒,他就是前內閣部長,印度國大黨前主席拿督三美維魯。Siput 在華文是螺,Sungai Siput 是螺河之意,這裡曾以盛產螺聞名。

和豐曾經有一個譯名“雙溪絲不”,但華人還是把這個地方稱為和豐。和豐名字的來源據說是百多年前,這裡是一個大礦場,礦場附近有一間招牌叫“和豐”的雜貨店,成為當地礦工光顧的小店,他們在這裡見面喝茶聊天,交換信息。當大家在路上碰面是時,會問道:「去哪裡?」回答是:「去和豐」,久而久之變成了地名。

在柔佛州昔加末縣有一個叫“Bukit Siput” 的地方,中文稱為“紅牌新村”或“蝸牛山新村”,和豐的河裡產螺,此處山上卻產蝸牛。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