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黃國崇:發生率低死亡率高 羊水栓塞會要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西洋鏡.黃國崇:發生率低死亡率高 羊水栓塞會要命!

婦產專科醫生黃國崇建議產婦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才能盡量降低分娩風險!
婦產專科醫生黃國崇建議產婦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才能盡量降低分娩風險!

報導:陳筱柔
圖:陳梓健



隨著現代醫學及科技發達,讓懷孕與分娩過程變得相對安全,但仍然還是存在一些可能致命的風險!羊水栓塞正是其一。

婦產專科醫生黃國崇坦言,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婦產科醫生的噩夢之一,原因在于一旦發生,產婦死亡率高達60%~80%,即使急救也未必可以回天,所幸這個風險發生的几率很小。根據國外的報告指出,羊水栓塞發生率只有八千至八萬分之一(即每8000至8萬次生產中,會出現一個羊水栓塞症)。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產婦出現子宮紊亂收縮情況,導致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急性肺栓塞、突發性休克、瀰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呼吸困難等並發症,甚至也會引起猝死。”

成功救回幾率低



“更重要的是,這個症狀發生時,往往沒有任何先兆。一旦發作,產婦就會出現全身血液無法凝結的情況,必需馬上進行大量輸血(包括輸進血小板、血清凝血藥物等),否則全身就會溢血致死。”

他坦言,羊水栓塞對產婦或婦產科醫生而言,都是災難;尤其一旦到達全身瀰漫出血階段,通常就難以挽回,加上病程發展時間迅速,經常都來不及搶救,成功救回的比例,微乎其微。

羊水栓塞雖然危險指數極高,但畢竟屬于比較罕見的分娩風險。事實上,“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對于產婦而言,還存在其他可能威脅到產婦人身安全的常見潛在風險。

胎兒太大增生產風險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胎兒體重大,意味著寶寶更健康,其實不然。黃國崇醫生坦言,胎兒最好維持在2.8~3.8公斤左右,才是理想體重範圍。當然,胎兒體重到底是否理想,還必需根據產婦骨盤對比;骨盤比較大的產婦,胎兒即使稍微大,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他強調,體重太重、胎兒太大,都會增加分娩風險及困難,提高延長產程、胎兒缺氧、吸入胎便、手臂或鎖骨骨折受傷等危險;若借助真空吸引,則母體骨盆、會陰受傷的機會也會增加。

因此,別以為胎兒越大越好,保持理想體重,確保產婦生產順利才最重要!

降低分娩風險4建議

‧1.按照醫生的指示定期產檢;生產時,最好選擇擁有足夠血庫和設備齊全的醫院。

‧2.中藥盡量不要吃;產前三個月、產後兩個星期不要吃中藥;生產後,也可能會導致血崩。

‧3.在懷孕過程中,要注意充分合理地攝取營養,將胎兒體重增長,控制在醫學認定的合理範圍,這樣將有助于減少難產風險。

‧4.對整個分娩過程有正確認知,並掌握相關技巧,才能更好地配合醫生的要求,順利產下健康寶寶。

6大常見分娩風險

黃國崇醫生列出以下6種分娩時,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讓期待新生命降臨的產婦了解相關風險……

‧1.子宮無法收縮

在正常分娩過程中,產婦總有一些出血狀況,但身體凝血機制會發揮作用止血。然而,一旦發生子宮收縮不良、不收縮或身體凝血機制失去作用時,就可能導致出血不止,對產婦造成生命的威脅。黃國崇醫生說子宮收縮不良是產后血崩(產后大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胎兒太大或雙、多胞胎妊娠,會造成子宮過度擴張,分娩時,子宮收縮不良造成血崩的機會,就會隨之增加。

“一旦出現子宮收縮不良情況,醫護人員一般會先按摩讓子宮自行收縮或利用藥物,來促進子宮收縮;若大量出血,就必需進行輸血做適當處置。如果出血量太多,則可能有切除部分或全部子宮的可能。”

他提醒喜歡吃補品(例如:泡參或人參)的產婦,最好在生產前三個月和分娩后兩個星期都不要吃。原因在于,這類中藥會促進血液循環,可能會增加分娩或產后出血風險。

‧2.胎盤早期剝落

胎盤早期剝落,指的是胎兒出生前,胎盤就全部或部分從子宮壁剝離下來。這種沒有預兆與跡象的早期剝離情況,除了會導致胎兒突然失去養分而危及性命,也會突然造成產后大出血,對產婦生命造成威脅。

黃國崇醫生說,胎盤早期剝落比較長發生在有高血壓問題的產婦身上,一般產婦較少出現這個問題。因此,懷孕期間,務必要做足檢查,更要遵照醫囑控制血壓及其他健康問題。

‧3.子宮/產道裂傷

產道裂傷是生產時常碰到的狀況,主要是指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所有裂傷,其中包括子宮、陰道、子宮頸、會陰的裂傷等。

產道裂傷通常發生在胎兒過大的產婦身上,原因在于子宮、產道撐得太大,而有撕裂傷情況,導致大量出血。

另外,在自然產過程中若用真空吸引或產鉗,也會增加產道裂傷的風險。

因此,醫生的判斷力與處理方式極為重要。

‧4.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也是另一個引致分娩時大出血、危及母親和胎兒安全的主因,嚴重者也同樣需要切除子宮保命,甚至也有因無法止血而喪命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胎盤可以在子宮內任何位置著床,前置胎盤是指胎盤在非常接近產道(子宮內頸)位置著床。生產時,子宮內頸會張開,進而拉扯該部位的肌肉,胎盤也同樣會受到拉扯,而引致邊緣撕裂流血,再加上胎盤底部血管特別多,子宮下端的肌肉層也最薄,所以,這個位置出血會造成流血量增多,而且止血效果也不好。

黃國崇醫生表示,有別于無法預估的羊水栓塞,現代醫學科技可以將前置胎盤的風險盡量降低,避免將產婦和胎兒推向險境:“關鍵就在于產前檢查!胎盤位置太低,在產檢時,就可以發現,可以提早做適當處置或提前剖腹生產。如有前置胎盤問題,最好選擇剖腹生產。另外,也可因應個人情況,決定是否提早入院休養待產。”

‧5.子癇症

子癇症也是另一種生產風險,可能在分娩過程或懷孕期間發生,主要原因是產婦有妊娠高血壓問題。根據統計,大約2~4%妊娠高血壓產婦會面臨子癇症的風險。子癇症會導致產婦出現痙攣現象,可能有胎死腹中或產婦死亡,甚至兩者都失救的風險。處理方法是即刻用藥物降低產婦的血壓,同時也要儘快剖腹生產。另外,子癇症也可能引發醫學上簡稱為HELP症候群的嚴重特殊變化,出現血小板大量降低、肝功能異常等變化,可能會造成產婦因此而死亡。因此,懷孕期間要妥善控制血壓,才能減少子癇症的風險。

‧6.難產

難產是指分娩困難或出現不正常問題,進而導致無法順利產出胎兒的情形。難產誘發的併發症,除了因胎兒缺氧,造成致命性的周產期窒息,母體也可能遭受感染、子宮破裂,或出現產后出血的情形。

“胎兒太大、胎位不正都有可能造成難產,但這些其實都可以在產前檢查時發現,選擇比較合適的處理/生產方法來降低相關風險。黃國崇醫生強調,有時候自然產或剖腹產並非產婦本身要或不要的問題,而是必須相信醫生的判斷和評估,才能將生產過程的風險降到最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