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零秘密‧非一般的新山人(上) 探索新山好人好事好物 圓夢不一定要出走

陳榮耀(左起)、羅裕福、梁潔漪、陳素、劉博乾與羅友強有著自己的夢想與堅持,留在新山一樣可以築夢。

報導:劉麗敏

(新山16日訊)在許多年輕人湧往到彼岸“淘金”之際,有的青年卻選擇了留在新山“築夢”,在慢活人生中,找到自己的“歸宿”,以行動證明,人生不一定要出走,才能圓夢。

“新山是個怎么樣的地方?”生活雜誌《Just a bit小不點》主編羅友強提出了疑問。

他說,在新山,對岸──新加坡就像是個淘金的地方,許多人選擇日復一日地塞在長堤車龍中,但塞車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嗎?

在令吉越來越不爭氣之際,越來越多人選擇到新加坡賺取二至三倍薪水,可還是有人繼續留在這片土地上。

羅友強希望從這些“新山人”口中,探索新山有何魅力,能讓他們不出走。

他日前邀來了5名青年分享築夢點滴,分別是My Liberica咖啡館老闆劉博乾(33歲)、陶淵集的陶藝導師陳素(27歲)、雨林樹屋主人陳榮耀(33歲)、希望護生園(H.O.P.E)負責人梁潔漪(37歲),與萬民社群服務中心負責人羅裕福(41歲)。

從平凡故事中省思

“我想聽聽受訪者的故事,為何堅持在這土地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當中一定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羅友強希望可以發掘新山的好人、好事和好物,並在這塊土地上傳播開來,讓新山更有愛。

他甚至希望從平凡人中,找到不誇讚自己的成就,單純付出不求回報的人,並從最平凡的故事中,讓更多人去省思。

《中國報》記者從5名受訪青年談話中,一起尋找新山人自我挖掘的“好人好事好物”。

好比品嚐一杯濃郁的咖啡、陶藝品的美、大自然的原始、賦予生命力的寵物與人,在這裡,找得到!

羅友強:堅持夢想貢獻社會

主編羅友強說,從5個人的不同故事,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秉持著一份熱心,做著他們想做的事業!

他認為,這種不怕艱苦,繼續維持著自己夢想與理想的態度,值得身邊的人去學習。

“如同《Just a bit小不點》這本書,我們都不選擇大人物作為報導對象,因他們自然已有許多焦點;在新山默默付出的小人物,也有不平凡的一面。”

他說,雖然不是大人物,仍舊很努力在過著自己的生活,為社會做出小小貢獻,這已是足夠了。

他也說,只要一份堅持去“Hold”著,就可以過得很好。

《Just a bit小不點》是南方大學學院出版第一本以專題角度出發,報導新山好人、好事與好物的雜誌書。

社會有愛社區更美好

羅友強說,其實,新山有許多富有愛心的人,平凡也低調,但所做出來的事情卻是如此的美好,感動到社區。

“像羅裕福一樣,到貧苦家庭幫忙清理家園,更匯集更多的義工來參與,讓新山社區變得更美好。”

他也說,好比一個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面對斷炊的社會問題,社會上的許多人選擇視而不見。

“例如弱勢家庭在沒有錢去開飯的時候,他們怎么去解決?如羅裕福所開創的社區服務中心,就是走入社會,為弱勢群體提供援助。”

他一再強調:“愛,就是在別人需要上,看到自己責任,並不是同情與憐憫。”

羅裕福:離鄉容易回頭適應難

人物:羅裕福

年齡:41歲

身分:萬民社群服務中心負責人

望著彼岸的璀璨,羅裕福是一種“想去,但去不了”的心情寫照,于是萌生另一個想法,就是在新山扎根。

“畢業后,一度想去新加坡尋工,當時的匯率是1新元兌換1令吉以上,但想到如果到新加坡做工后,是否將來還能適應這裡的生活,包括已習慣了‘薪金兌換率’,便卻步了下來。”

“再來倘若在新加坡謀生久了,他日退休后回返本地,是否還能適應這裡的生活?”

他左思右想后,選擇留在新山做工。

他也說,當初開創社區服務中心,是在新加坡修讀輔導學時,接觸到新加坡的社區服務團體,所以在修讀后,想把新加坡所學到的社區服務理念,帶回本地,幫助到本地人。

他于2011年4月,在古來優美城開創萬民社群服務中心。

開創社區服務中心幫更多人

羅裕福認為,本地社區服務的領域發展,並不是很完善,所以他想開創自己的社區服務中心,集合更多資源,再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他也說,當初決定修讀輔導,其實與家庭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母親是聾啞人士,但追溯于早期的環境,家人不知如何通過福利機構尋求援助。

“直到我修讀輔導時,才知道國人可以享有許多社會福利機構的福利,但是我們都不知道,因為沒有人告訴我們。”

他也相信很少有華裔與印族同胞,會到社會福利局尋求援助,所以他希望建立一個完善的資訊網,將這些福利受惠的資訊,傳開出去。

梁潔漪:流浪狗需更多人關心

人物:梁潔漪

年齡:37歲

身分:希望護生園(H.O.P.E)義工

“這在地球上,不是只有人類有權利生存下去;只要是有呼吸與生命的,都應該有權與我們一同分享這片土地。”

梁潔漪認為,狗隻也有生命,也是用生命呼吸著,與人類共同分享地球,也應擁有生存的價值。

她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她認識一名毅然放棄新加坡高薪工作的朋友,選擇回來新山參與救援流浪狗的義工工作。

“這名義工也在新山創業與立足,開拓寵物德士的服務,可是寵物德士的收入並不很穩定,我很佩服他的毅力與勇氣,為了自己的理想,一路堅持走下去。”

她也說,他的朋友也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幫助更多流浪狗,讓她感到敬佩,這也鼓動了她更關心流浪貓狗的問題。

她說,希望護生園(H.O.P.E)于2008年4月在北干那那的郊區成立,至今已收養逾2000隻狗狗;她自2009年,加入救援流浪狗的工作至今。

她遺憾面對流浪狗問題,社會以冷相待,護生園內逾2000隻流浪狗,每天面對斷糧危機!

“2000多隻狗,每天要消耗80包各重達15公斤的狗糧,很遺憾的是,我們面對狗糧斷缺問題,所以狗兒們都是有一餐,沒一餐的。”

她覺得,這個社會需要愛心,人也是,亦有生命的狗兒也是,新山有一群默默地為流浪狗付出愛心與社區服務的義工,也希望在將來的日子,也會有更多義工參與這份工作。

遺棄造成流浪狗問題

有些人會疑問說,為什么護生園要收養這么多隻狗?卻沒人在乎,這些多狗兒都是被主人所遺棄。

梁潔漪說,當狗兒生病、老了,主人不要了或沒興趣了,便將狗兒遺棄,所以,希望護生園是提供一個流浪狗庇護的同時,也提供狗隻一個棲生之所。

“原本受人疼愛的寵物狗,演變成流浪狗,當中許多問題,都是人為造成的。”

吁領養狗兒代替購買

很多狗是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踏出籠子一步的,它們的命運除了繁殖以外,還是繁殖。

梁潔漪強調,希望護生園有一個主張,就是呼籲狗主領養狗兒,來代替購買,這可讓遭遺棄的狗,獲得第二次收養的機會。

“沒有需求,也就沒有流浪狗的衍生問題,也就沒有無良的商人一直去繁殖狗隻。”

她也籲請狗主們幫狗兒進行結紮手術,除了減少流浪狗的數量,也可預防狗兒患上疾病,如癌症與前列腺腫大等。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