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玮:重改华文试卷带来的曙光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梁嘉玮:重改华文试卷带来的曙光

每一年的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成绩放榜,报纸的版面难免会被“华文科成绩下滑”、“华文拿A人数下降”等悲剧气氛浓厚的新闻给占据了。



今年就有一位来自马六甲的林炜伦同学,华文科只考得B+,10A+成绩单沾上了一个大大的“污点”。为了争取全科A的佳绩,他要求重改华文试卷。

SPM因一科得不到A+而拖累整体成绩的优秀生,其实大有人在,早在2010年就有两位特优生,陈浩哲和姚晓霖因一科的失策而成不了“全A+状元”。

牵连考试制度



他们也曾和林炜伦一样要求重改试卷。与林炜伦不同的是,他俩是败在“英文科技”与“高级数学”手里,林同学是栽在华文科手上。因为是“华文科”,这事件自然就引起华社特别关注。

陈浩哲和姚晓霖重改后的成绩,在当时是没有被跟进报导的,笔者纳闷,这一次牵涉到“华文教育”的新闻,是否也落得同样下场呢?希望不会。因为笔者对林炜伦重改后的华文成绩十分好奇,笔者认为这结果关乎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整体成绩,要是以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是牵连着整个考试制度的。

重改的结果不外乎有三个:一、如他所愿从B+升至A等级;二、成绩维持在B+;三、新批改老师的要求远比本来的高,成绩不升反降。

在笔者看来,无论林同学得到A与否,对整个华文教育来说都会是一个正面的开始。

试想想,如果重改后的成绩保持不变或变得更低,教育部都必须对这项结果给予合理解释。到时候,当局就必须拿出华文科的“批改准则”与“评分标准”,来回应重改后的结果。到了这种地步,估计教育部也没办法再耍太极,而务必将华文试卷的批改和评分标准透明化了。

被社会盯着看

国人,尤其是华社对于“华文科为何很难拿A”、“怎样才可以拿A”的迷思,终于被解开了。一旦批改与评分标准已公开,热心于捍卫华文教育的人士便可公开性地分析其让华文科远比其他科目更难考的因素了,更能从中争取对批改及评分的标准进行改革。这对未来的华文科考生而言,绝对是天大福音!

要是重改后,B+变成A,难不成他的华文试卷本来就是属A等级,只是批改老师不小心犯下错误?又或者,教育部或接下重改任务的新批改老师受不住被社会盯着看的压力,只好在作文部分加些“同情分”,以营造个“皆大欢喜”结局?

不管怎样,即使考卷是由两位要求不同的老师批改,但是他们都必须根据全国共用的评分准则进行批改,两者的差别应当是不大的。如果分数有明显落差,那么教育部就更应该想办法,确保全国的批改老师都是站在同样的高度批改试卷。

笔者猜想,“重改华文试卷”的事件,应该会以情况二(成绩保持不变)作为收场。毕竟,教育部才不想把风波越闹越大,问题越挖越深。林同学“化B+为A”一旦发生,隔天一定会有无数个“林炜伦”冒出要求试卷重改,这样就会进一步揭发考试制度、教育体制丑陋的一面。

希望媒体不要错过跟进林同学重改后的成绩,借着媒体的力量为华教的前路照亮!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