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乡音考古.黑白造音】 哭调,女伶的咏叹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文创.【乡音考古.黑白造音】 哭调,女伶的咏叹

廖琼枝的名作《三娘教子》
廖琼枝的名作《三娘教子》

特约:张吉安



如果,摒弃了“哭调”,就是等于取走“歌仔戏”的灵魂,恰恰证明了“哭调”是歌仔戏的生命之音,这当中涵盖了台湾人悲情形象的化身。由于台湾在过去四百多年来,经历唐山过台湾到开垦建家园、接着是荷兰、西班牙和日本的殖民岁月的苦涩,平民百姓的疾苦就投射在“哭调”,宣泄心里的无奈与苦闷。此外,男权至上与父权为命的封建社会,也让当时的女性长期活在桎梏下,因而产生许多以女性主题的歌仔戏,都是以“哭调”来表达悲戚情感……

台湾“哭调”随着地区人文的差异,也划分出种类繁杂的声腔,比如有大哭、小哭、七字哭、卖膏药仔哭、宜兰哭、彰化哭、艋甲哭等。民间女性旦角在演唱“哭调”时,必须具备哽咽的声音来诠释悲凉的经历,再配以大广弦、洞箫、椰胡、月琴、大小钹和锣鼓,呈现出如泣如诉的氛围。

廖琼枝,被誉为台湾“最完美咏叹调”女伶,后人或许只是知道她晚年获颁“民族艺师”和“指定传统艺术保存者”等无数的加冕,可是,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由一出苍凉人生谱写而成。



廖琼枝以“哭调”名闻国际,唱出了歌仔戏的苦情核心,台下观众总是随着她具有穿透力的唱腔悲动流泪,也有人赞叹她的“苦旦”永远那么自然动人。这原来是她的人生缩影。1935年,廖琼枝出世那年,由于母亲的家境贫困与父亲的大富人家对比之下,祖父迫使父亲另娶名门闺秀来掩盖,羞辱母女两人,因此,小琼枝一出世就是他人眼中的私生女。

廖琼枝一生苦叹

母女相依为命不到亮年半,母亲在船难中葬身海域,小琼枝唯有寄托年迈的外祖父母。八岁那年,祖父去世,小琼枝和外婆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祖孙两靠着一个木箱赤着脚,四处卖“烧油条”过活。

小琼枝日复一日赤脚拎着木箱卖油条的吆喝叫卖,心里有个小心愿,那就是希望能穿一双红色绣花鞋。直到12岁,机会来了,当时歌仔戏班招聘小角色,她夜里到戏班勤练,等待穿绣花鞋上场那一天到来。岂料,演出那天,她在后台被端来的热水烫上双脚,演不到第一出戏,也穿不到人生的第一双绣花鞋。

14岁那年,外婆去世了,琼枝被人卖进“金山乐社”歌仔戏班当童工,白天当杂役、晚上学习和跑龙套,开始了她在歌仔戏班的悲苦人生。直到21岁,她恢复自由身,加入了当时红极一时的“龙霄凤剧团”学习专业的苦旦身段唱腔,1963年获选为“牡丹桂”剧团饰演“苦旦”到东南亚的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巡回演出《宝莲灯》、《三娘教子》和《山伯英台》,凭出色的“哭调”震撼了三地观众。

当时的台湾歌仔戏和香港粤剧界,都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只要演员能在东南亚“新马泰”获得当地观众的好评和力捧,演员的地位就能在戏曲界占有一席地位,因此,就奠定了廖琼枝为当时歌仔戏“哭调”最完美的演绎者。

历经歌仔戏班野戏台、内台,再走到广播和电视歌仔戏时代,现年80岁的廖琼枝正式封箱,挑起了“歌仔戏班薪传团”的主导工作,为台湾各个角落的戏班精英、大专院校、中小学和各个著名机构的业余戏会传艺,将台湾最美的咏叹调带入一个新纪元。

廖琼枝晚年时,执笔创作的「哭调」

【忆.惘】

回想往事历历在眼前

想当初偶然相会眉目传情

两相投缘 白天相约赏景见面

双双游湖戏偶

那夜明月皎洁 月光

月光斜照无人影

并肩行 滴滴细雨 情意绵绵

心心相印 句句蜜语透心田

朝朝迷恋之所衷

廖琼枝享誉东南亚的名剧【山伯英台】里的两种「哭调」的选段

【大哭调】

一拜梁哥跪墓前 二拜梁哥泪盈盈

三拜梁哥哭不幸 四拜梁哥带悲声

五拜汝我难得结鸳盟 六拜梁哥哭不停

【艋甲哭】

七拜梁哥同结拜 八拜哭哥毋知啊

九拜咱感情深如海 十拜我回想在楼台

十一拜哥咱相爱 十二拜哥咱楼台见尾摆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