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作者)
天氣熱到教育部差不多指示停課,這種事情在我國是新聞。
我國近20年來,因為艾爾尼諾效應,天氣極端,已經影響生態環境、農業、經濟等。
如果你問一些小農,找榴槤園主就好,他們可以告訴你,氣候反常對榴槤開花結果有何影響。
我國不是四季國家,但許多過去只在特定月分可見的花,現在已經花季大亂。
然而,一般市民對氣候的變化,未必有太深感受,最多只覺得天氣越來越熱。
全球氣候異常,許多國家連連發生雪災,凍死、摔死、困在車里靠暖氣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悲劇多不勝數。
歐洲國家,每每熱浪也熱死人。
這種路有凍死骨,氣候殺人,對我國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我國長年如夏,冷死人就是頭條新聞了。
天氣酷熱時,除非你是戶外工作者,不然可以躲在室內,反正商場、辦公室、住家,一年到頭都開著冷氣,沒有多大差別。
可能正是這樣,國人向來不太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環保意識也很低。
相較許多國家,我國水電費都相當便宜。
大馬人出名濫用水源;冷氣從早開到晚,許多人都不心疼耗電量。
每次電費、水費漲價,大家都大罵特罵、聲聲控訴,很少看到有人從節約能源的角度討探這個課題。
環保要付出代價
德國近年大力推行再生能源,能源轉型的成本是轉嫁到人民身上的。
所以德國的電費全歐洲最貴,但德國人挺環保,明白這是需要付出的代價,對此沒有怨言。
當然,德國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反觀大馬人民近年經濟壓力大,但是,因為這樣就可以逃避環境責任?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議》,減排已經刻不容緩,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會做什么改變?
宏觀的減排承諾要靠國家政策,但個人可以做到的環保小撇步,我們願意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