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若鵬:雜亂有章──“我是華僑”
來稿作者自稱“馬來西亞華僑”,整個編輯團反胃了,沒人想讀他的大作半個字。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我猜想他以為我們是台灣公司。
但我對台灣人自我介紹,很自然就會說是馬來西亞人,小學時老師便教了,我們是馬來西亞國民,不是華裔僑民。僑民,便是寄居的意思。前陣子“寄居論”鬧得沸沸揚揚,這位作者以為我們是台灣人也好,馬來西亞人也罷,自稱華僑等於出賣了尊嚴。別人再叫我們寄居者,他可以乖乖點頭。
不過,也許他也出賣了某些人深埋的心態,在這施政不公的地方,始終缺乏完全的歸屬感。面對外國人,先自矮半截。台灣朋友稱我華僑,我立刻糾正他,他半開玩笑地說:“不好意思,我們中文沒那麼好,沒有深究這僑字的意思,只是不懂得怎麼稱呼你們,就一概叫華僑了。”
他的“華僑”只意指在大中華圈以外的華人,沒考慮什麼國民地位。中國、台灣都有僑務委員會,總之你在外國又是華人,就算華僑。說者無心,聽者何以有意?因為我們不安。因為不安,比誰都扞衛傳統、堅持華教,有時近乎盲目,這種心態在中港台是看不見的。不安的不只是華人,要喊“馬來人不會在地球上消失”的口號,原由只有一個,便是害怕消失。他們也受外來文化侵蝕,在馬來西亞他們人口是多數,但在世界版圖上插下的旗子卻還很矮。你不會聽到中國人、印度人喊什麼消失不消失的口號,連曾倍受迫害的猶太人也不會。
我們的潛台詞是“華人文化不會在馬來西亞消失”,這種身分地位的憂慮是很累人的。台灣人也煩台灣的國家地位,強大的中國就在旁邊。雖和我們煩的不盡相同,但必然同樣擾人,總有兩組人在家裡吵架,徒耗心力。韓國、日本、德國、法國都不煩這些,都往前衝得多遠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金字塔有五層,基本需求包括生理、安全、社交,然後是自尊、自我實現。那是說個人的,如果我硬套在民族上來說,我們還在自尊層次掙扎,離自我實現還遠著。馬來人也一樣。
我比較嚮往美國的模式,撇開民間必然存在的種族歧視不談,至少憲法明文規定人人平等。黑人是African American,華人是“亞裔美國人”,都是美國人,各展所長建設國家。這裡呢,還在為一部電影誰踢進一粒二十年前的足球擾擾攘攘。吵架讓人目光短淺,就在小問題上轉來轉去,課題以外更大的風景,都看不到、去不到了。
說回那位“馬來西亞華僑”作者,後來職責所在,還是有看他的文章,因為其他原因不合用,退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