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宗教vs文学 飞越风月心系苍生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特稿.宗教vs文学 飞越风月心系苍生

●沈(左图):沈明信(资深佛教文学写作人) ●吴(右图):吴青松(马佛青总会总会长)
●沈(左图):沈明信(资深佛教文学写作人)
●吴(右图):吴青松(马佛青总会总会长)

特约:江子
图:马佛青总会提供



当宗教遇上文学,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还是可能有互相排斥的现象?
宗教体验对于文学创作有何影响?
且听第12届佛教写作营讲师沈明信,与马佛青总会总会长吴青松对谈「宗教与文学」……

透过文学创作弘扬佛法,今届马佛青举办的佛教写作营主题为《文字般若Me 》,请两位谈谈当今马来西亚佛教文学的趋势,乃至如何诠释佛教文学真实涵义?

:在马来西亚方面推广佛教小说比较难,因为时机还没成熟,一般上的佛教小说都是围绕在因果报应的内容,我们看到中国佛教小说也只有《红楼梦》、《西游记》,这两部经典之作最符合佛教义理。

有血有泪的教难故事



我发现另一个文体:佛教的报导文学,应受到大家的关注,基于我是个新闻工作者,非常深的感触是上世纪佛教一度在印度、中国、印尼爪哇、尼泊尔、孟加拉等地,面对断层事件,例如印度的释迦族(佛陀的后裔)全村人都是佛教徒,但他们都很低调,不敢传教。我在孟加拉采访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小佛塔,那里的总统曾为了保护村里的佛教徒,特设立一个关卡,至今还看到当年守护村民的锁头呢!

孟加拉国对佛教的尊重远胜印度,这些有血有泪的教难故事,都可以写成一篇篇佛教报导文学,我也乐意提供大家这些历史资料,以及真实的故事,作为佛教报导文学的题材。

:马佛青去年举办《马鸣菩萨文学奖》,特增加了几个新项目:微型小说、词以及绘本奖,这都是为了配合时代的节奏而设的,大家皆喜欢短篇幅的文字以及图片为主的文章,我觉得佛教文学可以像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及星云大师写的“玉琳国师”,丰富的文采,简单的佛理,感动人心,这就是文字般若。

佛陀讲的佛法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生,他所讲的跟我们的人生都有密切关系,像《阿含经》或《杂阿含》这些佛教的短篇故事,能感动、净化人心。所谓的佛教文学,它们都应赋予一种使命,跟我们的生活与时代息息相关,并带出佛理,像星云大师最近出版的《贫僧有话说》就是很好的典范,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从风花雪月提升至关心社会,撰写的人,心胸与视野是那么宽大。

学员练习文字创作。
学员练习文字创作。

安抚人心守护真善美

弘扬佛法,文字创作即是其一重要的管道,请问两位对马佛青举办第12届佛教写作营有些什么期许?

:我发现本地佛教界举办活动的系统以及优美上,都赶不上其他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等的节奏,比如在一项佛教常识比赛或佛曲比赛,一般的司仪都要花上5分钟,像报告新闻一样,一一介绍各位评审员的履历,而没有顾及冷场问题,其实这是不需要的,我们可以要求优良的系统化,要求更细致举办各种佛教活动。所以,我希望藉这个佛教写作营,培养更符合时代节奏的优良写作生力军。

:今年的文艺交流营以“文路,思路,网路”为主题,因为我们相信一个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除了强调个人的独特文字风格,更要培养深厚及富有正气的精神思想底蕴。

作者不能因为譁众取宠,而偏离文学正当之大道。当然如果能够善用科技网络的方便,就能让文字的影响力更容易流传开来。

如清珠净化浊水

马佛青宗教导师的星云法师也认为“文学,对抚慰人心具有最大的力量。”法师没有真正读过书,但却做过小学校长,编过杂志,出版过数百本著作,甚至创办了许多间小学、中学及大学,为社会培育了无数人才。法师把这些都归功于报章、杂志等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让他慢慢认识社会,读懂人性;也藉文学作品才慢慢懂得看佛经,所以报章、杂志、文学作品对于法师,有如再生父母。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还有很多和法师有一样经历的人,借由文字的启发,开启了美好富足的人生。

我们相信文学是维系人心善美的最后一道防线,配合宗教信仰的正面价值,将能无限提升文字的力量至无远弗届。元朝中锋国师曾说过:“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只要诚恳地耕耘,期盼此届马佛青举办的第12届佛教写作营,我们必能以美文滋润读者的心灵,以正能量净化社会。

“文字般若Me”写作营询问处:

●郑子翔:017-407 4265

●马佛青总会:03-7804 9154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