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洲:我們輸在哪裡?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羅漢洲:我們輸在哪裡?

關于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華文科很難考到優等成績這個問題,華社在10年前已發覺到,廖中萊擔任馬青總團長時(2007年)已說他要向教育部瞭解原因。但情況迄今沒有改變,SPM的華文依然很難考獲優等成績。



這種情況極不利華人的母語教育,華社感到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于是有24個華團準備向教育部提出4大要求,要教育部讓華社知道“問題在哪”。

至于華社本身也有人分析其原因,說國中華文課(又稱母語班)猶如補習班,可辦也可不辦,有辦的也因上課時數少,下午才上課,學生欠缺熱誠,加上師資缺乏、遲開班,早結束,水平自然低,考不到好成績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別忘了在國民型華文中學,華文班列為正課(只有少數例外),大多每週有三至五節。在學校,學生慣以華語交談,學習華文的風氣極盛,它們的華文水平可不低。



何況華文獨中也參加SPM考試,獨中規定學生必須參加華文科考試,我沒有確實數據可說明每年有多少獨中生參加SPM考試,估計4000名以上應該是雖不中亦不遠矣,他們的華文水平更毋庸置疑。所以不可以用國中華文水平來論斷考不到好成績是“理所當然”,何況華裔占相當大比例的國中華文水平也不低。

透明化華文科評分

因此,考獲SPM華文科優等(A+,A,A-)的只有10%左右,考獲A+的只有0.2%至1.4%之間,每年都大若如是,這樣低的成績實在令人不得不起疑心。

再看一看,華裔生用馬來文考國文、數學、歷史、科學等等十科八科可以考獲優等,偏偏自己的母語考不到優等?任誰都會懷疑,有人提出“是否刻意打壓華教”的疑問也顯得合理,畢竟我們輸得不明不白,所以華團要求透明化華文科的評分作業程序是很合理的,請教育部讓我們知道輸在哪裡吧!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