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強:感性管理有錯嗎?
馬來西亞講師協會理財顧問兼講師
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大致上是說“感性創業,理性管理”。有些朋友就抓住理性管理這條例來嚴厲執行,每天緊繃神經線管人就如管機械般,但管機械卻比人容易簡單多了!
機械沒有情緒,你指示機械做任何事物,做的好它不會驕傲、自以為是甚至要求起薪升職。做的不好,它也不會沮喪、傷心、擔心、憤怒等等!但人卻不一樣,人有情緒、情感需要適當的出口。如表達,發洩,被肯定與安慰等等!
所以,如果說管理上以機械式方式來進行所謂的理性管理,可想而知這是自找麻煩!除非員工的工作真的是機械化的工作。
可是我們知道,一般企業特別是服務業或則企業管理層的員工,他們都是人,都有情緒。因此如果機械化的理性管理肯定無法為公司帶來競爭能力與創造力!所以,理性管理的基礎上必須有感性彈性的管理一面!
從以人為本的理念,人終究是企業最為關鍵的資產,情緒上獲得適當接受,繼而才能適當的引導下轉化成正面工作動力。
員工如果在工作時感受到不被尊重、沮喪、害怕、憂慮時,他們的工作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再進一步來看,如果提供員工較高薪水是否就能提高員工生產力?這其實這也未必。
企業情緒文化決定競爭力
因此,從理財角度出發時,筆者常探討的是,如何給員工?怎樣的情況下給?幾時才給?給的數額等!這些都必須從感性回到員工的情緒上去評估。
例如,員工的起薪升職,員工的非收入利益,其他如讓員工共因為做的好兒獲得獎賞與肯定。做不好的又如何讓他們獲得適度提醒而同時鼓勵在下次做的更好。
掌握好員工情緒管理,再置入適當的感性管理技巧,無論是正向情緒或者負面情緒通過適當的管理(獎賞、懲罰、競爭、比較、鼓勵等)將能轉化成工作動力,最終為公司競爭力!
最後,情緒對建立適當的企業文化取著非常重要的一環。一間企業的情緒文化決定了企業無形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