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公孙仪“后悔了”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康雍乾:公孙仪“后悔了”

春秋时代,公孙仪任鲁国宰相。他平日喜爱吃鱼,全国人民争相买鱼送给他,他却不肯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为什么?”

公孙仪说:“正因为喜爱吃鱼,我才不肯接受。如果接受别人的鱼,对人难免就得低声下气;对别人低声下气,可能会违法;违法就会被免除相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便不致被免除相位。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故事出自韩非子《初谭集·廉勤相》。公孙仪是两千多年前的智者,他以简单道理来表明自己的处世准则——拒绝眼前的利益,始终保持清廉。

他明白到,只有拒绝送到眼前的鱼,才能保证以后长久地吃到鱼。

当官的若枉法受贿,拿人好处,一旦暴露,官位俸禄可能都没了,政治形象也毁于一旦;更甚的是,连累自己的同僚也受异视。

即使“问心无愧”,也要避嫌。那是因为,当官的固然可以紧守原则不枉法,却不能确保授以利益的人对他完全没有期待。要是对方提出要求,念在当初所给利益,好不好拒绝?

只要一想到这个为难之处,一个真正有智慧和廉洁的官,就不会拿人家好处。要吃鱼,就用自己的钱买。

拿好处又怎样

西汉古书《淮南子‧道应训》里也有这个故事,要传达的道理则是“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说的,就是要妥善处理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有人会损害公众利益来满足个人私欲,像贪官污吏那样;有人则会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前提,来保障个人利益,公孙仪就是属于后者。

公孙仪的道理和逻辑很浅白,普通人也能领略。只是,他若在世,看到最近大马热烘烘的新闻,大概会瞠目结舌──原来,不收有不收的道理;收,也可以收得振振有词!

他可能后悔,当初自己过于“高风亮节”,没有收下人家的鱼;是呀,拿人好处又怎样,最重要懂得巧言令色。

有人问起,就说自己是大众偶像,“粉丝”出于尊敬而无条件献鱼,不拿太不近人情。

对方过后要讨回人情也不怕,能给就给,反正大家不说,黑箱作业,就没人知道了。

当真被揭发,就推说是政敌诬篾、陷害。再把自己的厨房开放给人参观──瞧,吃的都是些苏丹鱼呀、笋壳鱼呀,又不是天价的忘不了鱼!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