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瑞,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
明朝當官的俸祿算是低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時定的俸祿就讓官員剛剛好養家糊口,到了明朝中葉后期,整個生活水平已經上升了,官員俸祿就成了偏低,于是整個大明王朝多數當官的甚至連個小吏,都有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不一定是涉及權錢交易的貪污,有時是下屬的孝敬,或者做生意朋友的饋贈。
海瑞,在當時是以拒絕灰色收入聞名。
海瑞當縣令時的收入,據考年收入近30兩銀子,以當時的生活水平供一家五口是剛剛好,可海瑞也不能免俗,除了妻子也納妾,家裡還有僕人,十多口一家靠這薪水是捉襟見肘了。結果海瑞只能過得很節儉,連有一次替母親做壽買肉,都成了官場的大事。
不過,海瑞后來官是越做越大,做到相等于今天副部長的職位,俸祿也增加的了,但是他依然過得極度節儉,過世時家裡是“蕭條棺外無余物,冷落靈前有菜根”。
于是,老百姓都稱讚他是大清官。
不能瓜田李下
其實當了副部長的海瑞不需過得如此極致刻苦節檢,有者認為是海瑞的偏執症作祟,但也有一種看法是,他是以清廉刻苦節儉起家,即使做了大官,也只能繼續如此,否則會失去人們的稱譽。
不管哪種看法是對的,海瑞是大清官,但他成就了自己名聲,對改變大明王朝無事于補。
我們當然不是認同貪官,我們需要的是讓當官的人,有足夠高的收入且能有余財,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奉獻才智,為國為民服務,而不是為自己口袋及朋黨口袋服務。
我們不需要求當官的都去學海瑞,因為太多海瑞清官式的表演,固然贏得讚賞聲,但對這當官的就變成另一種壓力了,因為他只能一直重複這種表演。
因此,真的不需盡學海瑞。那么,該學誰?
當官的,有權的,或許還真要好好讀一讀曹植的詩《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君子要防患于未然,避免嫌疑的產生);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在瓜田里不提鞋子,在李樹下不整帽子)。
曹植被哥哥曹丕猜忌會是跟他爭位的人,他也知道自己周圍有不少曹丕派來的耳目在監視自己,因此加倍小心,不讓人逮到把柄,所以要避免瓜田李下,免得招惹嫌疑。
政治人物,尤其是當官的,確實要做的是“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哪怕別人聲稱是好意饋贈半買半送都應該公私分明,就是不要落人口實產生嫌疑。
先做好做足這一點,就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無謂去學海瑞的極致刻苦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