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购买欲(下篇) 唱片业 落寞夕阳时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文创.购买欲(下篇) 唱片业 落寞夕阳时

20160327wenchuang01



特约:郑泽相

现在回想,CD作为商品的最后一个阶段,各大唱片公司好像知道末日来临,尽量倾销旗下商品,一些来历不明的录音,也倾销到这个末日狂欢的市场上,加速唱片的死亡,这个时候的我,倾力收集各种经典唱片,像蚂蚁在冬天来临前,拼命储粮……

到吉隆坡读学院,我常出现的地方有金河广场的一间书店,里面有一些盗版的古典音乐可买。复印的封套,加上拷贝的CD,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另外,茨厂街的绿岛也是我常光顾的唱片店,省下吃饭的钱,每个月就往这些地方奉献。后来知道Tower Records开张的消息,我就加入了这个公司。工作的第一个月,就在准备旗舰店的开张:组装唱片架,将数以百万张的唱片分批上架、标价、整装待发。

这间占地上万方尺的旗舰店,绝非当时普通唱片店可匹敌。当时那个冲劲不是假的,坚守在古典和爵士音乐部任职,简直是眼泪冒出来那么感动。唱片架上,以音乐家名字分类的唱片,我闭着眼就能找出某位音乐家,在哪个时期的佳作。我可以任意从架上抽起任何唱片来播放,细细阅读小册子里的文章。为客人推介唱片,更是我最开心的事:哦,你是喜欢类似Diana Krall的唱片吧?那请试试听这张Karrin Allyson,或Shirley Horn,又或者Billie Holiday。



在唱片行工作,除了可随心所欲听喜欢的音乐,还可以职员优惠买唱片,不时还有好康可享受。比如说,唱片公司赠送的预览碟,如果上司不要,我就可以拿走。有一次还以半价买了Bill Evans Complete Verve Recordings盒装唱片,18张CD一套,那是眼睛都要掉出来的奢侈啊!

购买欲越烧越热

到美国唸书后,买CD的欲望越烧越热。首先在美国有所谓的Music Club这样的优惠,以单张CD价,可购得10张CD,每个月他们还会推荐一张CD。如果你不拒绝,就自动寄送给你,然后从信用卡扣账。这种商业操作并不新颖,大唱片公司以这种方式来销售特定唱片,在艺人合同上,这些以这种方式卖出去的唱片,不算他们的版权收入。

当时我并不明白这些,作为穷学生,可能就算懂得也不理会吧!就像大家现在都免费下载音乐、电影、软件。后来ebay盛行,几乎每天都上网查看有什么唱片可买。有个时候,甚至每天都买一张或两张,要是一天没下订单,就浑身不舒服。还好我在美国唸书是靠奖学金,加上勤力打工,食堂、图书馆、剧院、演奏厅都是我汲汲经营的工作,另外也开始从欧洲的网站上,订购唱片在ebay上售卖。

听音乐不再似从前

现在回想,那可能是CD作为商品的最后一个阶段,各大唱片公司好像知道末日来临,尽量倾销旗下商品,一些来历不明的录音,也倾销到这个末日狂欢的市场上,加速唱片作为商品的死亡。这个时候的我,倾力收集之前,都看过介绍的各种经典唱片,像蚂蚁在冬天来临前,拼命储粮。不过很可惜,后来回国前没办法寄回来马来西亚,都卖了。

那段期间的心理状态,现在都还有点害怕。对物质上瘾,拼命工作只为满足购买欲。买前亢奋,买后空虚,看着堆满地的物质,想到智者说的烦恼身外物,突然大悟。不过,这大悟都是在搬家时觉悟的!要搬这么多书和唱片,是多么痛苦的事!

像今天的年轻人,他们都以一物多用的手机来听音乐,来去两袖清风多么酷!我在iPod刚面市时,曾怀疑这物品可撑多久?不过说起来,我也很难想像年轻人有像我当时恨不得将唱片里面的每个角落舔干净的经验。一个硬碟,几十个Gigabyte下载回来的音乐,或者甚至是Spotify在尽情Stream的音乐,单是稍微听一下都撑著吧!还要真正地聆听、透彻地听?

在iPod来了又去,留下的残迹是唱片市场的崩溃,黑胶唱片的重新崛起。唱片公司开始炒作,利用这潮流拼命将老录音以黑胶发行,利用老乐迷的心头软来卖商品。游戏规则一直变,不变的是热爱音乐的人,真心在做音乐的人,诚心将音乐分享的人,还是在世界各个角落,默默做着他们的事。

音乐的本质没变过,喜欢的人会维持喜欢音乐的初衷,音乐作为商品的价值,又回到古时候音乐本来就不是商品的时代,或许那不是一件坏事。这样一直牢骚下去,越来越像董桥那遗老的调调。我想,倚老卖老是上了年纪的特权吧!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