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然資源與環境部數據顯示,馬來西亞人每天製造3萬3000噸的垃圾量,僅是聯邦直轄區域就製造超過1萬噸的垃圾量,每日的垃圾量相當驚人。
儘管上述數據相關單位已不斷重複,該數據已不是新鮮事,老話題不斷重談,但垃圾量仍不斷節節上升,當中更是平時有意無意中所浪費掉的食物垃圾,就佔據45%。
我們浪費的食物都被送進垃圾桶,垃圾也以土埋方式處理,最終會發放出比二氧化碳更容易暖化地球的甲烷(methane)。
所以,土埋並不是有效的長遠之計,除了溫室氣體排放量提高,河水也受污染,合法填土場也會飽和,到底要怎樣才能阻止情況持續惡劣呢?
無可否認,政府已在多個州屬包括吉隆坡逐步落實垃圾分類制,吉隆坡市政局也作出對策,對付沒有實行垃圾分類的民眾,但成效乎不大,大部分民眾仍愛理不理或積極的分類垃圾,試問單靠政府努力,要成功執行垃圾分類制度似乎有點難度。
政府必須提高民眾循環垃圾意識和有效的減少垃圾量,在處理垃圾方式必須改變以往“一次過打包垃圾”的思維,而是改為再使用和再循環和減少垃圾的3R概念。
我去年到韓國旅遊,入住的短租公寓,房東要求租戶分類垃圾,分類垃圾方式看似簡單,做起來卻難,自己花了蠻長時間處理。
當吉隆坡市政局落實垃圾分類時,我家廚娘初期也非常懊惱,所以說從小灌輸是非常重要,比起其他國家,我國還要更努力地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