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聚拢散落的教育心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学习现场‧聚拢散落的教育心

陈韦静老师:我明白爱心教育这条路不会错,问题在于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是爱而不是溺爱,是包容而不是纵容,是引导而不是指导,还要做到罚而不伤心,骂而不损自尊。
陈韦静老师:我明白爱心教育这条路不会错,问题在于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是爱而不是溺爱,是包容而不是纵容,是引导而不是指导,还要做到罚而不伤心,骂而不损自尊。

报导:方俊心
图:陈梓健、受访者提供



陈韦静老师抱着相当的自信步入中学校园,却在一年后离开。沉淀了些日子,她回头重看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才惊觉原来除了她教育学生,学生也教育了她……

语言系毕业,兼修辅导的陈韦静老师,自诩对青少年有一定的了解。她信心满满申请到中学里当辅导老师,然而校方竟让她同时兼任特辅班(注1)班导师一职。

起先她抱着宽容的心态,总是爱心满满地应付学生的顽皮。接着她开始抓狂,在班上翻桌子、丢垃圾桶。后期她濒临崩溃边缘,透过跟别的老师暂时交换班级,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

这期间,她几经深思,最后递上了辞职信。等待离开学校的期间,心情上的转折,为她制造了空档,看清了好些事情。



“社会对老师有很高的期待,强调老师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尽心尽力把学生教好。事实上,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就像拔河,如果只有一方用力,那这一方注定是要人仰马翻。”她在新书《学生教会我的事》里如此写道。

骆驼再能负重,也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追分数、安纪律、一公斤一公斤往上加码的行政工作,没时间等待学生成长的制度……交织成老师的无奈之歌。

注1:独中特别编制的班级,学生在学习上有先天或后天弱势,造成学习进度落后,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和指导。各校的称呼有所不同,但目标接近。

无力茫然阻碍学习前进

她太急于看见学生的改变,谁知越是紧抓着,学生越是逃得远。希望他向东,他就向西给你看,希望他向西,他就偏要向东走,终于,当她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他们才开始认真地找一条自己要走的路。

“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一位老师之前,就有机会接触到辅导。”当辅导员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必须回头审视自己是否有什么盲点,于是陈韦静老师发现了,“原来我希望从他们身上获得认同,”进而不知不觉把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在学生身上。

学生是个体,无法被勉强去做一些他们无法认同的事情。“你问很多学生,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学习。人是这样子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你就不会去努力。”

缺漏的学习动机,无法由上往下施加,若非出于自发,而是从旁推动,当推动力不再,情况又会恢复成原先的样子。

“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以前听写都一百分,可是那又怎样,现在还不是在这里?’”学习动机跟分数连结,却跟生命产生隔阂,让学生茫然起来。

“还试过家长一接到电话就问,‘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看到学校的电话就心跳加快。’可见这家长这么多年接的电话都只是投诉而已。当我称赞他的孩子,他一直跟我道谢,‘老师,你是第一个称赞我孩子的人。’可想而知,从小到大,这样的孩子在学校有多大的不被认同感。如果是我,不管多么努力都不被看到,那我就不努力了。”

学生被标签不愿意学习,实情会不会是并非不愿意,而是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里,累积了太多的学习无力感?

学生廖芷铃出席陈韦静老师的新书发布会,要求给老师献上一个拥抱:老师是我中学里,遇到的最关心学生的老师。
学生廖芷铃出席陈韦静老师的新书发布会,要求给老师献上一个拥抱:老师是我中学里,遇到的最关心学生的老师。

谁钳制了谁的进度?

当陈韦静老师把国语程度降低,甚至降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准,她发现就算是班上程度最差的孩子也愿意听课。其他老师曾问陈韦静老师,那他们以后要考统考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可是如果我不把程度降低,他们连听都不想听。”至少当她把程度降低,拿出表格,教他们怎么填的时候,他们愿意学习。当她教导他们一些日常生活应用国语,比如交易、找钱、钱币怎么说,他们愿意听。

“如果他连翻身都不会,你却逼他跑,这样只会增加他的挫败感,到最后,你能够带他去哪里?他只会认定,‘我就是不行’。”

然而这样做,老师却必须付出很多的心力与时间,毕竟学习落后不是一朝一夕累积的成果。中学生的学习无力感,成因可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也许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只是在过去没有爆发出来,直到孩子进入这半大不小的年纪,问题才慢慢浮上台面。不过我们有这样的体制去等一个落后的学生吗?

这一年里,陈韦静老师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学生该适应学校制定的教学速度,还是教学速度该配合学生的个别能力?

只能等学生自己开窍

因此除了爱心,教育里更为重要的是耐性。陈韦静老师觉得,我们学校里的老师不缺爱心,只是在长期的工作下耐性被磨光了,最后连爱心也被磨掉了。

就像黄亚信老师,已有二十年教学经验,但当她必须身兼历史科组长、毕联会顾问老师、学会老师、班级导师领导人、班导师,共五职的时候,庞大的行政工作让她喘不过气来,最后她选择离开校园。

况且,学生因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态度是反反复复的,“今天讲要读书,可能明天就不读了,那你的失望又怎么办呢?”陈韦静老师偏著头问。当老师对学生充满希望,隔天看到学生故态复萌,就犹如从高峰瞬间跌进谷底。

“只能等,等他们说,他们决定要努力。”

陈韦静老师形容,这过程十分漫长,然而并非没有办法让孩子跳过这步骤,直接想通。孩子有孩子成长的时间,就像树的开花结果,急着看到成果的心态,更是加深了老师的痛苦。

陈韦静老师带学生到波德申参加激励营,回校后师生感情一日千里。
陈韦静老师带学生到波德申参加激励营,回校后师生感情一日千里。

老师也要放松身心

“曾有学生问,知识都在课本里了,为什么还要教?说真的,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有什么知识是网络上找不到的?”

正因如此,比起教育知识,陈韦静老师更注重的是“育人”。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在学习上感到自信?她认为,在现行的体制下,老师每天忙着解决眼前问题,行为问题、功课问题、纪律问题……却抽不出心力和时间应付最重要的,心的问题。

“学校是一个压力很大的地方,有太多东西要处理,每天只是要解决问题而已。其实你知道问题是解决不完的,你能够解决的是他的心,当他的心的问题解决了,他就不会再制造同样的问题,可是当他的内在问题没有解决,他会透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你制造新问题。”

因此陈韦静老师有一个想法,学校就算无法减轻老师的行政负担,也可以设立帮助老师的辅导机制,比如设置一间抒压室,允许老师在里面放轻松,听听歌、聊聊天、睡一大觉,什么都好,提供一个让老师感到安心、自由的空间,短暂充电后,又再回到岗位上。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