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健勇:君子之交要活如水
从小我们被灌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特别是在外的朋友,应该越多越好。所以,不少人在交朋友的时候,讲话时会尽量讲圆滑、不会得罪任何人的话。
这种人交友讲话时,离不开“还好”、“看情形”或“没有对和错”之类的模棱两可立场,深怕如果自己的立场讲得太清楚,会有人不喜欢他。有的人还不但讲话模棱两可,连思考也变得模棱两可。
在行销学上,行销讯息越明确、越鲜明,市场的反应就越两极化。喜欢你的就会很喜欢你,讨厌你的也会很快表明立场。
通常只有那些没意见的人或打圆场式笼统意见的人,是没有人讨厌他的。问题是:也没有人记得你的存在。
而且好朋友不需要多,你的时间和资源很有限,每个朋友都要联系的话,根本很难经营成为好朋友。
好朋友才肯帮你
不要以为朋友多是好事,肯帮你的,不是朋友,而是好朋友。
但好朋友也会分种类的,一种是讲脑袋火花的,双方见面的目的清晰,就是互相激荡出新思维。另一种是讲感情的,就是哪个朋友多少年前怎样帮你度过一个难关,对方是有恩予你的。
我和几位“脑友”的一些交情现象会让普通人觉得好奇。其一,我们认识十多年,但到今天为止,互不知对方生日,更不用说会祝对方生日。他们不会太关心我的家人,我也不会太关心他们的家人。但我们一见面时的脑力激荡起来,是精彩、惊喜兼震撼26亿人口的,几乎每一次都会有新思维出现,而且我还得随身携带笔记本,方便我做记录。
也因为我们的这种互动模式,我们相识十多年后,还可以维持感情,因为我们之间没有人想突然间跨越“脑友”界限,而变成很重感情挂碍的那种朋友。
角色界限要分明
在人际交情中,明白了如何拿捏明确与模糊界限的时机,会让你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进退自在。
有预设目标共识的交情,如:上司和下属、老师和学生、生意伙伴、辅导员和个案等等,你们之间的预设角色界限,千万不可模糊。
不代表你们之间不能有朋友交情,而是就算有朋友的交情,也只是非常绿叶的配角。一但其中一方想越界成为朋友或更多,你的预设角色就得删除,之后会有很多麻烦。
特别是专业的辅导员,都要正式学习与客户之间界限设定的学问,这是非常有见地的准备功夫。
我的建议是:这些有预设目标共识的关系,尽量界限分明,关系才能维持。
朋友之交要如水,水的灵活度是最大的,大家是几乎没有一定的角色,界限如此模糊的时候,也是能够维持更长远的关系。
不过,一旦本来有预设角色的关系,开始变朋友;或朋友间开始有角色定型的现象,往往是关系破裂的起端。
(署理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