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童國模
國際房地產聯合會(FIABCI)亞太區秘書處主席
武吉佳拉房產(Bukit Kiara Properties)集團主席
歡迎意見回饋feedback@fiabci-asispacific.com
現在聖誕節、新年及農歷新年都過完了,人們也開始計算自己在過去這些節慶里的支出。毫無意外的,相信很多人會因為低估了目前的生活成本而超支。
我在無意間聽到一名親戚抱怨說,她經常光顧的餐館在農歷新年期間所推出的8個菜式套餐價格,與去年相比漲了15%,即從898++令吉調漲至1028++令吉。不僅如此,她還注意到上桌的菜肴份量也比去年少。對此,我並沒有感到意外。
令吉貶值造成生活開銷上漲、運輸費飆漲、政府落實消費稅等等,都是剛過去的這些節慶里人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題。
在各種應對措施當中,一些年輕人對雇員減繳公積金的舉措表示歡迎,並認為這將有助減輕他們的負擔。
為讓更多錢流入人民的口袋提高內需推動經濟成長,政府于年頭宣布,將從今年3月至明年12月底期間,讓雇員減繳公積金3%。首相兼財政部長指出,此舉有助刺激私人領域消費,預計將在一年內釋出80億令吉。
該儲蓄或消費?
這項措施聽起來確實不錯,因為現在我們可以選擇擁有更多可支出的收入。但話說回來,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不穩定局勢里,我們到底應鼓勵人們儲蓄還是消費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打算怎么使用這筆額外的可支出收入。是要償還卡債、購買昂貴的家具用品、電子產品還是用來品嘗美食呢?
一個不小心,我們將會被欲望牽著鼻子走,而非購買真正的必需品。所以說,有更多錢花不一定就是好事。
我向來都強調,關鍵是我們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務及把錢花在“良好的債務”還是“壞賬”方面。
如果我們把這筆額外的收入用作添購不必要的奢侈品,如購買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貶值的新車,我們實際上是在支付“壞賬”,因為這些物品是負資產,不是資產。
反之,若我們能把這筆錢投資在“好賬”方面,如投資股票或支付房貸,我們將長期受益,因為這些資產會隨著時間增值。
每個月減繳的3%公積金數額看似不多,但長期計算下來將會是一筆可觀的數目。
以月入5000令吉者來計算,3%等于150令吉,乘以22個月(今年3月至明年12月)就有3300令吉。假設雇員公積金局每年的派息率為6.5%(根據今年的派息率計算),3300令吉在30年后將可能成長變成2萬3190令吉64仙!
就其長遠的增值潛力而言,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去動用該筆額外的可支出收入,不然我們還是把這筆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的儲蓄留在公積金戶頭當作養老基金比較好。
積土可以成山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在緊急關頭從公積金戶頭里提款支付孩子的教育費、購置新居及支付頑疾所需要的醫療費用。
在這個充滿考驗的時代里,面對生活成本提高及經濟成長放緩所帶來的壓力和負擔,抵制即時滿足的誘惑非常重要。與此同時,謹慎消費及在作任何財務決定時能夠分辨出“好賬”和“壞賬”也很重要。
對于沒有向有關當局申請維持11%公積金繳納率的人,切記精明使用這筆額外的錢,以確保你的養老金不受影響。我們今天所儲蓄或投資的每令吉對自己日后的經濟狀況都有影響。
自小我的父母就鼓勵我和兄弟姐妹們養成儲蓄的習慣。我們每人都有自己的撲滿,而雙親更不時提醒我們儲蓄的好處。
直到今天,我還是很喜歡“Sedikit-sedikit, lama-lama jadi bukit”(意思是積少成多)這句馬來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