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有文:校园霸凌谁之过?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潘有文:校园霸凌谁之过?

校园霸凌是长青课题,“三年级霸凌二年级,剪舌换不打”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教育部、警方、社会人士敲锣打鼓的发表意见时,是否反思校园霸凌或是社会的缩影,校园霸凌正是成人世界的霸凌儿童版?



每个成人都是孩子学习的对像,孩子从父母、老师、校长、各行业人士身上学到种种行为,一些孩子将不当行为放大在校园行为上,就可能出现校园霸凌了。

为何受霸凌的一方,宁愿遭霸凌,而不愿对抗呢?受霸凌的小孩,可能曾经历轻微语言或肢体霸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或没有重视和妥当处理,之后学生再遭霸凌,只能默默忍受,同时也变成一种无声的控诉。

一般轻微的学校霸凌事件,校方得悉后或只是惩罚霸凌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跟进处理,例如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密切跟踪霸凌和遭霸凌学生的情况、对其他学生进行机会教育,使其他学生引以为戒等,如有这样做,校园霸凌的潜在因子,才不会在校园内滋长。



校园内一旦发生严种霸凌事件,往往是校长为了学校的“面子”,或是顾及事件可能影响自己的升调之路,选避重就轻,尽量在内部解决,不向教育部呈报,也不要媒体报导,这让校园内的霸凌学生,感受到“霸凌原来可以这么玩”,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大马的小学,尤其是华小,重视成绩和表现者占了大多数,教育的作育英才和有教无类的基本原则,早已冲入马桶,当学校都在强调学业成绩,学生的品行和教育成了敷衍社会的口号,校园霸凌这个“副产品”越来越多和严重就是意料中事了。

老师被琐务缠身

另一个需要为学校霸事件凌负上重大责任的是教育部和其属下的各州县教育局,他们规定校内老师需要处理林林种种的报告,以及出席各种无谓的课程和会议,让老师失去好好教育学生的时间。

教育部应为学校聘请更多书记来处理文件工作,行政工作让校长和行政人员处理,把学习和教育的时间还给学生和老师。

教育回归教育,让老师和家长携手指导孩子,校园霸凌事件自然会逐渐减少。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