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清明習俗:種芋頭(第二篇) 潮州福建人講求好寓意 墳墓種芋頭護子孫
報導:蔡緯楊、曾有為
攝影:蔡緯楊、張來星
(麻坡31日訊)“芋頭”對福建人葬禮、潮州人清明掃墓有著深遠意義,種墳墓種芋頭有“芋子芋孫”,象徵生生不息的寓意。
芋頭天生天養容易種植,潮州菜卻用芋頭粗菜細做,芋頭對潮州人來說尤其有非凡意義,有護子護孫的意思。
福建人也是愛芋頭,唯閩籍人士則是愛在祖輩完成葬禮後,在“墓龜背”上種下一株芋頭,象徵為延續多子多孫的意思。
清明時節,福建人祭祖掃墓也習慣辦踏青活動,當然,如今踏青已成為各籍貫人士掃墓習慣。
清明掃墓,在墓上種下芋頭的習俗是潮州人的特有風俗,不少人會將福建人葬禮種芋頭風俗,與潮州人清明節種芋頭習俗混為而談。
受詢的民眾告訴《中國報》,老一輩潮州人每一年的清明節來臨之際,必會準備許多的芋頭,用作掃墓種植用途。
他們說,此風俗也被不少人士誤會是福建人的習俗,主要原因是福建人本身是喜愛芋頭的,無論葬禮或是嫁娶必少不了芋頭。
他們指出,隨著時代的進步,潮籍人士已漸漸淡忘在清明節種芋頭的風俗,當提起清明時在墓上種芋頭,常常被認為是福建人的傳統習俗。
子孫多福氣好
他們告知,潮州人在清明節前,會到芭裡或是住家庭園找芋頭,帶到墓上特選在墓背種下,以求種得越多,子孫越多與福氣愈好。
他們提及,過去芋頭很容易取得,現在而是需要到花圃或是巴剎找,而花圃的芋頭多是造景用途,並不適合種在墓堆或墓旁。
“巴剎賣的芋頭則是可食用的,沒有芋葉,其實也並不合適。”
他們也說,種芋頭是一種象徵意義,一般上很難會有存活的幾率,主要原因是芋頭需要很多水份才能茁壯成長。
不祭拜白色糕點
福建人重視清明葬拜的各式糕點,顏色與花樣一點都不馬虎。
福建在清明的應節食物習俗頗有特色,福建籍貫人士指出,在世的後輩在祭拜祭品時,先從顏色著手,他們不愛祭拜白色的糕點,這對在世的人都不吉利。
他們說,各式包點以白色為主,因此,福建人帶上山掃墓祭拜時,必會在包點上點下紅點,以示大吉利事。
他們指出,老一輩皆愛自製糕點,掃墓祭品必定少不了發糕,其顏色也偏向紅色為主,因為掃墓非喪禮,沒有必要以白色為主。
另一方面,潮籍人士在掃墓時祭拜糕點的講究字樣。
他們透露,潮州糯米糕外印出的文字,絕對不能有“壽”字,原因是已故先輩不用再做壽了,後輩不用再買有“壽”字的糯米糕祭拜,以免無法討得好兆頭或保佑。
除了種芋頭外,也有不少人選購芋頭糕作為祭拜品,求得好兆頭。
種黃梨祈求興旺
種黃梨寓意子孫興旺!
文史工作者李永球說,另一種清明祈求興旺的方法便是種黃梨。
“有些人會砍下祭拜後的黃梨,偏上端的部分種在墳墓,祈求保佑旺子旺孫。”
秉持傳統方式
★郭進榮(58歲,福建人)
我是生長在非常傳統的福建家族,自小在祭神或供神明時,都秉持著一套傳統方式。
福建人在進行一年一度的掃墓活動時,並沒有種芋頭的傳統習俗,反而是潮州人很重視在清明節時帶許多芋頭去山上種。
曾經對潮州人種芋頭的習俗不甚了解,後來詢問潮州的鄰居才知一二。
不是每年都種
★蘇輝山(62歲,福建人)
福建人是於喜葬皆有種芋頭的習俗,不過僅是一次而已,並非如潮州人每年掃墓都要進行種芋頭。
福建人在嫁女兒時,會準備一株帶芋葉的芋頭,或是在喪禮結束之際種下一株芋頭,證明喜喪皆與芋頭息息相關。
林金保(54歲,福建會館主席)
猶記得小時候,家裡辦喪事時都會到芭地里挖一株芋頭,以備在完成喪殯事宜後,將芋頭種在墓穴之上。
清明時節則是潮州人完成一切祭拜事宜後,將一株株的芋頭種在墓園。
祭拜過後才種
★林金保(54歲,福建會館主席)
猶記得小時候,家裡辦喪事時都會到芭地里挖一株芋頭,以備在完成喪殯事宜後,將芋頭種在墓穴之上。
清明時節則是潮州人完成一切祭拜事宜後,將一株株的芋頭種在墓園。
傳統多沒保存
★陳保順(50歲,南安人)
南安人掃墓的風俗與潮州和福建有雷同,可是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傳統的習俗已沒有保存。
掃墓種芋頭的風俗則主要以潮州人為主,我們南安人並沒有跟著做,僅是有如福建人在甫辦完喪禮時種芋頭在墓園而已。
重視小細節
★劉秀真(63歲,潮州人)
潮州人很重視傳統習俗,特別是在小細節上,掃墓時種芋頭就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習俗傳承。
許多年輕一代有孝心到山上掃墓,偏偏在祭品和習俗上沒有講究,而漸漸讓習俗失去原有意義。
青年一知半解
★陳隆進(32歲,潮州人)
福建人的風俗比較簡單,潮州人在祭拜禮儀至祭品都不馬虎。
除了祭拜的糕點顏色講究外,其花樣、字型和色澤都有一定的要求,若年較一代人士對傳統習俗不知半解,可以透過多問多學習方式,漸漸對自己籍貫的文化,有更多一層認識。
為後代祈福
★林德明(新山福建會館署理會長)
福建人在安葬時,會在新墳種上芋頭,冀子孫滿堂及保庇一家大小。
芋頭較易生根發芽,意味著為後代祈福。
福建人掃墓的方式基本上與其他籍貫大致相同,即是祭拜、修墓、為墓碑巡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