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鬼戲最掃興的事,莫過于當地禁鬼神之說,諸多限制,唯有將“不食人間煙火”的幽魂,張冠李戴,改成騷狐狸;或最后揭盅,這不過是一場夢,或是一種病毒,侵害腦細胞,令人產生妄想;或其中主角根本是神經病……嚇唬觀眾老半天,原來是場誤會,令人感覺被愚弄……,到底有鬼沒鬼,到底有完沒完,弄到來,不只戲裡主角要吃藥,連觀眾好像也要吃藥了!
中國影劇《靈魂擺渡》算是突破,言之鑿鑿“真的有鬼”,怎么“靈魂”可以穿越重關,宛如日本“貞子”在電視裡攀爬無阻。原來它是在網絡發表的影集,擺渡靈魂,擺脫限製,自是不乏捧場客,然而到了第2季,成名后也招風了,被勒令從網上撤下,刪減后再上線,最后單元“番外篇”也難逃離宿命,原來也是神經病,該吃藥了!
第1季緊湊靈活,怪力亂神,碟仙、鬼上身、回魂等鬼怪元素“當真”都玩上了,相較于《盜墓筆記》等大手筆的製作,它像個漏網的小鬼,雖無大作為,但可盡情大玩特玩,看中國鬼戲,從未如此過癮!
第1季,背景設在24小時經營的444號便利店,主角有3個,夏冬青是該店夜班工讀生(乃大學研究生,擁有陰陽眼可見鬼),趙吏是該店老板(真實身分是擒拿孤魂野鬼的鬼差,即靈魂擺渡人),小亞是常來便利店的女學生(另有神秘身分)。
三人行,必遇孤魂野鬼冤魂,或是妖靈。
午夜,444號便利店仿佛是一個陰陽交匯的地點,不只有人光顧,有時,也有鬼上門!
特技鏡頭粗糙
每一單元,各有獨立故事,有些是古時或坊間的傳說,加以創作,有些帶點文藝腔,張愛玲的名句也用上了;游蕩于人間的靈魂,有帶著惡意,也有帶著眷戀,更多是心事未了,就這么游盪游盪,找上這間便利店。
冬青能見鬼,對鬼產生憐憫之心,鬼見他善良又好欺服,還上他的身;但遇上趙史,就沒那么幸運了,再作亂,吃他一記奪魂鎗,就魂魄灰飛湮滅了!小亞的純真,則起著平衡作用。
當然,真的能見鬼,讓鬼劇有了“可看”性,但缺點還是有的,特技鏡頭粗糙,燈光打得不好,主角的臉有時腊黃得像有病,有時又浮現坑坑洞洞的荳疤,還有邏輯露破綻,情義收放失守,不是濫情,就是自相矛盾,畢竟編劇太年輕,人生歷練不足,看事不夠圓融通透,但也因為年輕,想像力天空行馬,時有令人驚奇之處,且濫情多情,總比寡情薄情好!
夜裡最好消遣
而演夏冬青的劉智揚,太嬴弱太憔悴,如何贏得“眾生”愛慕呢?倒符合劇裡愛吃“防腐劑”──泡麵的習性,養出一身病態。演趙吏的于毅,太浮誇流氣,但他其實是硬底子的性格演員,在第2季《舊事》單元裡,回到民初,沉著有戲。演王小亞的肖茵,算是最有“星味”了!
唯熟悉了主角,包容了缺點,本劇也成了夜裡最好的消遣。
連看兩季,第2季跳脫便利店的侷限,三人另組“驅妖除魔”公司,唯個人還是比較偏愛第1季,片尾音樂也帶著惆悵,夜正漫長,不管是走到陽關道上的人,或黃泉路上的魂,便利商店就像一個驛站,讓疲憊的心,傷痛的靈魂,稍作休息,整頓再出發,而路正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