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庇能岁时记(四) 清明与孝道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文创.庇能岁时记(四) 清明与孝道

清明节将近,金银纸舖挂起一包包纸扎冥品,供客人挑选。
清明节将近,金银纸舖挂起一包包纸扎冥品,供客人挑选。

特约:董咏祥



《庇能岁时记》记载:“逢清明则雨,乡人拜祖祭坟。俗以扫坟前,先往山亭祭祀山神伯公,再上坟除草整土,焚钱烧衣,追怀先祖。祀后覆黄白钱坟冢,并以石子压之,今庇能人则以七色小旗代之。”

“清明”,为廿四节气之一,原指“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说明冬后春来,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好时节。传统上由于“清明”气候景物宜人,是出游的好时机,古人会趁机到郊外或水边玩乐,这也是上巳节的习俗之一。到郊外踏青之外,扫墓也是当时候伴随的习俗之一,随着历史社会演进,扫墓才渐被凸显,遂而取代了上巳节,成就了清明扫墓的一个节日。

槟城是一处华人聚集之地,每年迈入3月后,金银纸舖开始挂起各种金银纸、纸衣或衣箱等,宣告入春后另一重要节日挨近。槟城清明节主要习俗为祭祖,在各乡团、宗祠或公会、个别家里,及岛内各处坟场和纳骨塔都有。



由于开埠甚早,为了联络与团结族群,非常多的乡团等组织成立。这些会所内多有供奉先贤神主牌位,每年除固定春秋二祭,端午、冬至等节日均有祭祀。多数会馆将清明节当作春祭,大家聚在所内,向守护神及先贤膜拜,一些会馆还会需要到总坟奠祭,才算完成整个春祭。

家中有供奉祖先牌位的家庭,也需于此时准备供品祭祀祖先。如家中没有安奉神主,也会前一晚向空中焚香邀请祖先回来,隔天再设立供桌,置放碗筷饭菜,宴请祖先用餐;或提着饭菜到先人牌位所在的会馆中祭拜。

槟城清明坟场最热闹

槟城清明节最热闹的则属坟场,车子都挤满了平日人烟罕见的小路。习俗上,进入墓区须先祭拜大伯公,象征向管辖山地的神明表达敬意,祈求进入墓区能诸事顺利。在坟前,人们会先清理亲属墓地与周围的杂草淤泥,若墓上封土因雨水流失,也要重新补上;碑上文字颜色脱落了,也会用金漆重新上色。

整理干净后,将供品摆在石供桌上准备就绪,即可先祭拜后土,再祭拜先人。后土为大地之神,入土为安就如回到大地怀里,因此祭拜先人前需先敬拜后土。一般按辈分轮流上香,稍后再将酒斟倒在地上奠酒,掷筊看看先人是否满意,掷出圣杯便可焚化纸钱衣箱等,如无则继续耐心等待再次掷筊。

坟墓等同阴间屋舍

人们清理墓上杂草后,再用七色纸、溪钱或黄白钱舖洒在上,并用小石子压着不让飘走,是为“挂纸”。后改用香支省去捡拾石子的麻烦,但常因此被香支烫到,所以近来也慢慢改插七色小旗,反而成了另一种风俗。

坟墓视同阴间屋舍,有些人认为每年上坟挂纸,如同给先人修缮房子。墓碑上也要押上纸钱、墓纸、黄白钱或溪钱也都有,原本利用石头,也有改以发糕或黄梨压着,都是取其好意头。这些都是象征家族曾经前来祭拜的痕迹,也提醒人们,不要任意破坏坟墓的用意。有些家族会在扫墓结束后燃放鞭炮,让红色炮屑撒在坟地,也被视为能够带来好运。

清明节讲究展现儒家的孝道思想,要求子孙慎终追远以缅怀先人恩泽,虽然上坟扫墓常造成山路塞车,还要忍受山地泥泞、杂草与蚊虫叮咬,却也依旧不减扫墓风气。当然,人们也希望透过扫墓祭祀,尽人子孝道换取先人庇荫,比如中个彩票万字之类的。

董咏祥──研究庶民文化,涉略信仰、习俗及工艺等。欢迎Facebook交流:董咏祥。

后代子孙上坟扫墓,展现孝道。
后代子孙上坟扫墓,展现孝道。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