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行腳.好好說再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校園行腳.好好說再見

因為父親想要放棄治療,讓主角毅志非常苦惱。
因為父親想要放棄治療,讓主角毅志非常苦惱。

供稿:董總《中學生》月刊



死神來臨,我們不再痛哭不捨,而是笑著說再見。大人們,生死議題是個說不清楚的課題,談生死沒有一個最佳年齡或時刻……

流了很多泣不成聲的眼淚,不是不敢面對生死,而是我們沒有好好說再見!

“人死后會去哪裡?”

“有沒有一個專屬死人的世界?”



“我們可以超越死亡嗎?”

面對生死,我們有很多疑問,沒有人可以好好跟我們談。“直到文字版《善終》出現,我用了三年一步步認識死亡,繼而承認我們終歸要面對死亡,以及希望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個夢想——善終。”《美麗終點》導演尤傳隆提到,因著資深臨終關懷社會工作者馮以量種下“善終”種子,“善終”才能在他心中發芽,繼續影響更多人瞭解“善終”的意義。

陶淵明曾有詩寫道:“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我們不能不理會死亡,既然死亡捉摸不到,那要如何讓生命走到美麗終點?

由路人甲表演社呈獻的《美麗終點》舞台劇于3月11日在DPAC Black Box開演,並在3月13日圓滿落幕。早前《美麗終點》在檳城開演時,已獲得民眾的熱烈支持,如今《美麗終點》從檳城延燒至吉隆坡舞台了。

學會放手才是真愛

“死亡就像一粒米飯,米煮熟成飯,飯熟了要吃,吃了就要消化,消化了就要大出來,我們都是死定的。”《美麗終點》舞台劇把死亡形容成米飯,而且一直重複這段台詞,其中的意義就像導演所說,希望我們可以把死亡當成生命的必經過程,不要抗拒它的來臨。

“一個成年兒子,含著淚光,手挽著受盡折磨,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的爸爸,坐在觀眾席上看到這樣的結局,我們都在緊張,為什麼不救年邁的爸爸,面對生命不是應該不放棄任何機會嗎?”

《美麗終點》故事講述從小失去母親的男主角,在面臨父親病痛纏身時,從無法接受到坦然面對與父親道別,最后自己成為一名輔導員,來幫助更多家庭。

馮以量在《美麗終點》結束后的分享會上表示,如果用無意義的急救來延長最后的生命,倒不如彼此好好道別說再見,讓病人可以無憾地離開,家屬也不會有太多悲傷,善終的確是可行的。有時候,因為我們的在乎,所以無法放手,但對于病痛纏身的人來說,只有放手才能得到解脫。

學會放手才是愛,才能將人生遺憾降到最低點?以前,年紀太小,我們都不敢討論死亡,因為爸媽說,我們不能談不能說。直到年紀再大一些,生活歷練多了,生死就像一齣戲,經常上映著。

來自八打靈再也的彭嘉雯表示,《美麗終點》讓她開始思考死亡,也讓她學習在未來,該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狀況。

“舞台劇是一個不NG的舞台,路人甲表演社的精湛演出,非常精彩,也讓我不斷思考,如何不留遺憾地面對身邊親友的離別。”來自砂拉越的蔡長堡說道。

善終是生命美麗終點

將生死議題搬上舞台,多了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我們都在拒絕貼近自己真實的感受,透過《美麗的終點》,給社會大眾一個不敢去碰觸,不敢去認識,多了一個看待生死這件事的機會。家在雪蘭莪的林建楠表示,在看《美麗終點》之前已讀過《善終》這本書,《善終》讓他感觸良多,讓他萌生成為志工的想法。

最后,成年兒子和父親完成了善終的意願。善終是美麗的終點,把每一個當下當成是生命美麗的終點,才能敞開心扉,用心生活。死神來臨,我們不再痛哭不捨,而是笑著說再見。大人們,生死議題是個說不清楚的課題,談生死沒有一個最佳年齡或時刻。《美麗終點》舞台劇演完了,但生命故事一直在發生,瞭解它,不讓生命留遺憾。

毅志不想放手,執意給父親急救,反倒讓父親更為痛苦。
毅志不想放手,執意給父親急救,反倒讓父親更為痛苦。
馮以量老師成為《美麗終點》故事開場的牽引人,用盆栽比喻生命的起落。
馮以量老師成為《美麗終點》故事開場的牽引人,用盆栽比喻生命的起落。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