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佩勳:賺多少,我要管!
(財經組副主任)
走進一座超過半年沒光顧的商業中心,才發現昔日幾乎全出租的樓下店舖,現在至少有四分之一空置,招租廣告到處都是。昔日夜夜笙歌、人潮不斷的地方,如今甚至予人一種荒涼感。這只是城市中的一角,卻反映了整個經濟大環境的不景。
消費稅滿一週年,影響無所不在。反消費稅的人還是很多,但政府停止征收消費稅的可能性幾乎等于零。反正你有你反對,我有我落實。
當老百姓投訴消費稅推高生活成本時,當商家投訴很難或很遲才拿回退稅時,關稅局已經很忙的在建立數據庫。當局要掌握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商家賺幅,甚至把這些資料根據產品分類轉成代碼,方便官員日后“應對相關課題”。這是關稅局負責關稅與消費稅總監拿督蘇柏馬廉說的。他說,關稅局過去對商家的賺幅瞭解不多,現在可透過消費稅數據取得更多資料。
這下好玩了,過去沒有人確切知道商家賺多少、賺多大,現在有資料庫了,而且是官方的。換言之,當局不只要管你有沒有繳對稅,還要管你賺多少!
不能行差踏錯
關稅局沒有具體說明,掌握商家賺幅可以助當局應對哪些課題,也否認在干預自由經濟市場。但可以想像,商家接下來的日子依然不好過,尤其在當局眼中稅務規劃“過度”、賺取暴利或曾在賬目上做手腳的商家。
消費稅本質是好的,找出漏報稅甚至逃稅的商家也是應該,這樣對其他所有貢獻稅收的納稅人才公平。
事實上,抓漏稅或逃稅,是全球各國稅務機關這些年來的首要任務。不要說國內小商家,跨國企業如谷歌、蘋果、星巴克等著名大公司,多年來也先后被歐美多國指責在技巧性逃稅。但大企業有強大稅務與律師團隊在撐腰,再真的無法辯護,還能繳付罰款了事。國內商家如果沒這等能力,以國內稅收單位的效率而言,還真的不能行差踏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