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伟:种族正义:遥遥无期的共识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侯正伟:种族正义:遥遥无期的共识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其中以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为主。在19世纪初期的英殖民地时期,华人及印度人因被殖民政府视为廉价劳工,被引进至马来半岛从事矿业及橡胶业为主的劳工。



直到日军战败,我国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与其团队极力争取我国独立。当时的华人和印度人能享有在这片土地上的公民权,前提是马来人在这片土地拥有特权,并且受到政府庇护。

现今我国已独立58载,种族课题仍在人群中不断沸腾。种族课题无论在政治领域或社会中,都是热门话题,尤其是华族和巫族之间的争吵,可说永无止境。所以,笔者在此有惑并且要讨论的是:两族之间,为什么会争吵不断,且无法达到共识?

以现今马来西亚的社会结构来看,两者的地位是不相同的。因为我国的政治机构中大多是巫族同胞任职;华族同胞则对“商”较为有成就,这是殖民时期的因素造成的后果。因此,纵观两族社会结构上的分布,巫族同胞在社会上居于领导地位;华族则附属在政治层之下的经济体。



因为受到西方国家“人人平等”的影响,大马华裔都藉美国注重人权的案例而大喊平等。按道理来说,世界各地都不应存在极权主义、沙文主义等任何违背人人平等的东西出现。故此,华族基于“是社会中的附属者”,便要求各种族在每个领域中都能享有共同利益。

种族议题暧昧阶段

从巫族的立场来看,这是一个背叛的举动。如果政府答应推翻之前所签的独立条约,那么在国际目光下大家都会认为大马是个“言而无信”的小孩。姑且抛开巫族自身的利益不谈(这是一定的),华族无论在独立时期或现在,都是在自身利益的考量下而作出此要求。

可悲的是,我国的种族议题处在暧昧阶段,无法定义一个明确立场。西方国家如美国,黑人所以能得到公平的待遇,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把黑人从奴隶制度中解放出来。回看大马的政治情况,确实与当时美国的政治理念相反,领导者根本不可能会如前者那般提倡人人平等这个观念。

独立时期签署的条约,也是大马华裔争取平等的绊脚石。1963年原属于英国殖民地的马来半岛,签署了“马来西亚协定”,因而成立由马来半岛、新加坡、沙巴及沙拉越组成的“马来西亚”。当时南来工作的华侨能与马来人共享本地公民权,是以“马来人享有特权”为前提下而签署的。可见公民权是当时南来的华侨所注重的,想在南洋一带落地生根和安顿下来。

因此,大马华族立场的暧昧性很难能够明确的去向政府提出和索取他们的“正义”。因立场暧昧的关系,那么所谈及的华族正义却随之而模糊化了。谈及“正义”,华族和巫族所了解的“正义”因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的关系而不相同。两者的“正义”在定义上的不同,因此双方在种族议题上要达到共识就很难了。所谓的“正义”,就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要求去营造出一个“正确的”、“客观的”的目标,其中含着种族内的共同意识。

在教育上的议题,双方因历任首相和教育部所拟出的“教育蓝图”而争吵不休。

官方发出的“教育大蓝图”引起华社反弹,是因为其中的政策对母语教育进行慢性同化,几何时日就不会再有母语教育而只有国民教育了。这对华文母语教育是一个重大的威胁,担心如果接受如此的教育蓝图那么就会如印尼华族那般被受同化,华人的身份因文化的消失而不复在了。

巫族捍卫自身母语

反观站在巫族(政府)的立场去看,国民教育是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教育政策上的同化,能够让各族能够团结起来形成一个“马来西亚人民”的意识,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因此,国民教育的理念正符合近几年来政府所提倡的“一个国民、一个国家、一个马来西亚”。若把视野放在与华族平等的角度去看,也能说巫族是为了捍卫并且巩固自身母语在国家的地位,故此推行这等教育政策。

总的来说,单个课题对于华族和巫族来说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及诠释角度。因这种种的看法与诠释虽然能够让大家知道自身的立场,但各族之间的共识却难以达到。

笔者写此文除了探讨双方之间的共识问题之外,也希望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以愚见向大家请教。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