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悲壮力量该成就大爱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戴美清:悲壮力量该成就大爱

台湾幼童命案,引起台湾社会轰动,对幼童之死及其家人涌现澎拜的情绪。



幼童遇害现场堆满公众各种方式表达的心意,花朵、玩偶、卡片,都是一群不认识的民众,对幼童及家人表达的精神支持,集体的关怀行动,展现了社会有爱,人间有情。

对于幼童家人,却是不胜负荷的情感负担,还有不计其数的物质浪费。幼童母亲带着疲惫的身心,仍鼓起力气劝请民众说:“福气真的太多,我们真的觉得能力不足,未来还不了,接受太多,也亏欠太多,很害怕,折了寿?”彰显了社会群体过剩的情绪,对这家庭形成沉重、超重的负担。

每当发生公众事件,民众总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要对事件表态、抒发心情感受、展现自己的关切、同理、同悲。这股力量的结合,是情感能量,但用得不恰当时,是负能量。



把悼念转化为社会行动

幼童母亲呼吁社会把悼念追思的关怀与物资,转化为社会行动,付诸于缺乏爱与物质的社群,祈望人心富足才能避免悲剧再上演,这是受害家庭在悲恸中展现的正面思想。

自以为是、自作多情的民众似乎不明白,遇到不幸事件的家属,并不需要民众流于形式表达的关怀,更别来同声一哭,逝者已矣,挚爱亲人的性命已唤不回,只能期待社会不再复制同样的悲剧,牺牲的生命才有价值。

作为进步的人类,应该懂得从悲剧中吸取教训,善解事件背后释放的讯息:有悲剧发生,就代表社会有所匮乏,社会安全网出现漏洞,正需要靠众人的力量修补。

如今,来自社会的力量,错补了一个无法填偿的缺憾,泛滥的情感满到泻,还过了位,教真正受伤的家属情何以堪。

每次社会公益力量的汇集,应该理智地转化至更需要、更到位的地方,因为悲壮的力量,应该用作成就大爱,是缔造未来更美好社会所体现的能量与价值。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