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韦地:真医生假文青──关于有趣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林韦地:真医生假文青──关于有趣

试谈华文科如何教得有趣。



我自己没当过华文老师,所以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我华文老师陈强华为例。我想绝大多数喜欢华文的同学,都会觉得和陈强华老师学习的过程是有趣的,无论在课堂上,或是课堂外他身边的时候(当然不是每个同学的兴趣都在华文,这不勉强)。

现在回想,他做得最少的,就是教我们语文知识和考试技巧(当然,部分原因是他个性很随性)。他在学校或课堂上都在做些什么呢?叫我们写手扎,做阅读报告上台分享,做班刊、出版书,在学校内办文艺杂志(虽然一刷一千常卖不完),办电影展叫我们看《新天堂乐园》(虽然别的团体办的《Gozilla》和《小孩不笨》人数多很多)。如同现在的很多老师,为了让华文科变得有趣,做出很多努力,用方言唸古诗,多媒体教学,将诗词改成歌曲等。

这些努力当然都是好的。



但今日回想,让强华老师很受学生欢迎的真正原因(除了他本人很随和、很搞笑和编辑室有冷气吹以外),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他很“厚”,书他读得很多,也喜欢音乐和电影。印象中,他常说他最近又看了什么什么,“我很喜欢”(他说出这四个字的神情和语气,在我脑海异常深刻。)

学生在他身边或课堂上听他分享,自然会有兴趣找来看,或反过来和他分享自己看过的,这是知识和人文的吸引力。如果不是因为他,我在那个北马小镇,在那才刚刚开始有网络的年代,恐怕根本不会读夏宇、罗智成、鸿鸿的诗,也不会知道谁是游川和傅承得。

所以要谈华文科如何教得有趣,首要问题是,华文老师自己喜欢吗?华文老师自己觉得华文科有趣吗?由此延伸,更“现实”一点,我们华文老师的华文程度好吗?华文程度如何判别,值得讨论,由文学观之,试问,我们华文老师对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底蕴) ,现代中文文学(文字鉴赏力和品味),马华文学(文学与本土/生活之关连性),都很熟悉吗?(什么?!我们的华文教育无关文学?!)读得多,很厚,有知识和人文底子,上课自然就有很多东西分享,自然就比较有趣(沟通和表达能力是另一技能)。

所以,马来西亚华文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的华文老师有阅读吗?

当然,华文老师的素质不完全取决于华文老师的个人努力,也不是热血高呼一句“华文老师为了救华文,你们要多读书啊!”就可以解决,还是要从制度面来看。

老师的薪资(2000令吉食衣住行都不够了,还买书?)班级的大小(五十多个学生都不知道谁是谁),老师学生比,老师的节数(赶场改作业考卷都累死人了,还阅读?)都必须要一一检视。很不幸地绕一大圈,我们又要回到问题的根本,我们华教的当权者、华基政党的领导人,尽到保护华教、保护老师,提升华文教育品质的责任了吗?

还是忙着搞权力斗争,盖楼,征地,建大道?

在新加坡当医生、“草根书室”董事,曾获花踪文学奖、大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艺文部落格奖。出版文集《在第一本书之前》、《不可一世》、《于是》、《两医之间》。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