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治疗心灵创伤 “反射”内心问题再修正
独家报导∕摄影:陈韦菘
(古来5日讯)现今社会频传骇人惨案,殊不知游戏其实也可修正个人身心灵,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的道路。
游戏治疗的关键就是“反射”,治疗师将通过游戏,从旁协助及引导对方发现问题,但在过程中并不会给予对和错的观念,最重要的是从对方心中“反射”问题,再修正问题。
游戏治疗师在亚洲还未被大众熟悉,但在欧洲国家已有百年历史,更被广泛流传教育下一代。
本地游戏治疗师莫翠莹接受《中国报》访问时便透露,担任游戏治疗师生涯中,最印象深刻的个案,就是孩子画上屋子、猫、鱼和老鼠等,当中猫却身体流血。
她说,结果孩子对话中表达了内心“要杀妈妈”的想法,原因是孩子觉得母亲平时很唠叨,觉得母亲很烦,所以在画中流血的猫就是母亲。
画杀猫影射妈妈
“这就是孩子的自行反射,从画中表达内心所想,当时孩子拿起颜色笔二话不说,就朝猫的身体划了好几次,并说把猫杀死了,心情也舒服了。”
莫翠莹指出,在这情况下,她会从中了解亲子之间的问题,并给予引导,让孩子掌握较好的管道发泄,学会表达自己的不满的情绪。
她指出,这名孩子由于不懂表达对母亲行为的不满,更因为不知宣泄管道,所以长期压抑,造成性格怪异。
“其实这也反映了亲子沟通问题,这将影响孩子的思想及行为。”
莫翠莹说,一般大众将“治疗”解读为有病,抗拒接受治疗,但通过游戏较能接受大众接受,并从游戏中反射当事人现在所面对的困境与问题,再慢慢协助事主走出阴影。
陪孩子走出阴影父母也须治疗
从游戏中窥探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连父母也有必要接受游戏治疗,陪孩子一同走出阴影。
莫翠莹指出,目前接受治疗的孩子分为两种,即自闭症儿童及过动儿,前者通常通过游戏治疗可改善表达及逻辑能力。
她说,顽皮搞怪的过动儿就有很多不同的个案,如思念逝世亲人、手足争宠、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不好等。
但她说,通过游戏中的绘画、沙盘、音乐、粘土及角色扮演(手作布偶)等,便从中了解孩子们的感受及反射,慢慢地修正过来。
她透露,有时候也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所以也会建议父母接受治疗,让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莫翠莹目前也有安排幼稚园内的老师接受基本的物理治疗课程,甚至也有推广让其他老师共同学习,帮助更多父母及孩子间的教育问题。
学习与玩乐应并重
孩提时的学习与玩乐应该并重,不要把孩子塑造成“读书机器”。
莫翠莹指出,现今的“填鸭式”教育,让孩子们倍感压力,时间更被课外补习及才艺班淹没,没有时间像上一代的孩子尽情玩乐。
“父母担心孩子未来,注重孩子学业,但却忽略孩子也需要玩乐,往往以为只要买玩具就等于玩乐,但事实上对孩子成长没有太大意义。”
她建议父母应安排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游玩,尤其是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孩子才能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太依赖科技 少与人互动
孩子过度依赖科技产品,以致成长过程缺少与人的互动,恐演变成“冷血杀手 ”!
针对国际上随机杀人事件一再发生,尤其台湾4岁女童“小灯泡”不幸遇害事件,更是震惊社会。
莫翠莹强调,这显示了现代人情感危机,像事件中的杀人犯,动手时是没有情感牵动,问题关键就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她认为,人与人之间若缺少互动,仅通过科技产品联系,将会错过情感“链接”的动作,进而演变更多的行为偏差及思想。
来自古来的莫翠莹初出社会曾接触大众传播领域及酒店服务管理,2004年母亲逝世后,选择接管古来爱心幼稚园,并在之后考取游戏治疗师的资格,主要协助孩子的身心灵发展。
成长过程 决定未来处世态度
三岁定八十!孩子的成长过程,将决定未来踏出社会的处世态度。
莫翠莹指出,孩子的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在身心灵成长过程中关键的是父母,当中的互动及交流将会影响孩子长大成人后面对社会的态度。
“现代人三大问题包括缺乏亲子交流、科技发达影响个人情感牵动、家变父母离异,都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她认为,孩子出生后至3岁之间,是最重要的互动关键时期,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现任何状况,最佳的黄金治疗时段则是3至12岁之间。
可见俗话说的三岁定八十,还真的是有研究支持。
做错事以抱抱处罚
莫翠莹指出,每个孩子的游戏疗程周期基本上是连续六星期每周一次,若情况改善缓慢也将会再延长至下一个疗程。
她指出,她一般都会以绘画及沙盘的方式进行,前者是提供彩色笔让孩子在白纸上任意画画,后者是让孩子选择想要的玩具模型装入篮子,再让孩子把玩具模型放在沙盘上。
“上述两项游戏在进行时,治疗师须侧身在旁,观察孩子的表情,跟上孩子的动作,从中掌握孩子的思绪,展开对话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