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变中求存
有句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政府在面对经济压力,但又无法完全取消教育奖学金的当儿,唯有改变发放奖学金的模式,试图让发放出去的金钱,带来最大的效益。
奖学金缩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首相署部长阿莎丽娜日前就不讳言,政府取消744名学子到外国深造的公共服务局奖学金后,每年能省下2亿4000万令吉,但她也澄清,目前政府还是为学生提供在国内升学的奖学金。
无法吸引人才回流
踏入21世纪后,全球掀起人才争夺战,各国政府都通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吸引和合理使用人才,虽然我国政府在过去多年来,采取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回流,包括提供公共服务局奖学金,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因此,政府在新奖学金模式下,制定4项贷款协议,让毕业后在公共领域服务,或是回国工作的学生享有将贷款转变成奖学金,或是只须摊还25%或50%贷款的条件,也算合理。
更重要是,政府是否认真看待人才流失的现象,或分析我国目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因为,制度上的偏差,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生不回国的理由。
分配遴选严重偏差
讽刺的是,制度偏差也反映在奖学金的发放上,公共服务局奖学金发放方式一直来都成为争议课题,尤其是名额的分配与遴选出现严重偏差,早就引人诟病。
政府有必要改善奖学金的审批、发放过程,加强这方面的透明度,将奖学金发放设置在公平竞争的平台上,以绩效为先。
想摆脱国家贫困,唯一方法是提高国人教育水平,政府发放奖学金的目的,不外乎协助优秀的学子深造,为国家储备人才,若上述问题不能改善,将持续严重影响我国的竞争能力及表现,导致发展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