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冰:行孝要及時
此前採訪了許多有關清明節的新聞,首先就是商家推出各種新穎拜祭用品,除了一般的金銀紙、紙紮服飾、房子等,廠商還製造紙紮的名牌包、按摩椅、高科技電子產品等,好讓祖先也能有好享受;此外,很多在外的遊子都回鄉掃墓,以致義山處處是人潮,好不熱鬧。
在清明節焚燒紙紮品給祖先,是表達對他們的敬意,這用心是無可否認的;只是,若可以做到“子欲養而親還在”,就更加有意義了。
相信大家不時耳聞,有人棄養父母、又或是將父母安放在老人院後,除了一般的重大節慶,很少去探望年邁的父母。
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在長輩在世時不聞不問,長輩去世之後,卻願意花上大筆金錢讓他們風光大葬,似乎風光大葬比生前盡應有的孝道,更加體面風光。
每每看到有人搶購各種新奇紙紮品,欲燒給先人、或是在長輩墳墓或遺照前,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食物時,不禁會想:在他們死後才這樣孝順,他們懂嗎?父母如果在心,平時多關心和愛護他們,了解他們的需要,才是真正有意義。
“孝”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品德,所謂“百行孝為先”,而且歌也有得唱:“最心痛是愛得太遲,有些心意不可等某個日子”,行孝要及時,否則在人去世後,燒再多的紙紮品、祭品、墳前再擺滿豐富的食物,亦是徒然。